2025年06月26日
第03版:第三版

济宁宝藏

探寻度量衡文物里的黑科技 比艾莎更神奇的公平魔法

叮咚!你有一份来自古代的“公平秘籍”待查收!

想知道古代人怎么保证买卖公平吗?在没有电子秤和计算器的年代,聪明的古人用陶罐、铜秤砣和钱币模具,像施展魔法一样守护着交易的公平。从战国时期的“灰陶量器”到秦朝刻着皇帝诏书的陶片,再到西汉的“钱币模具”,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代版的“法治教科书”。本期,“爆米花姐姐”推荐这些有趣的文物,快来解锁中国古人的智慧吧!

元至治元年六棱体倒梯形

钮铜权

权是古代的等重之具,是悬挂在秤杆上可以移动的秤砣,相当于现在的砝码。

元至治元年六棱体倒梯形钮铜权,实心体范铸,正面刻“至治元年官造”,背面刻“保定路校勘相同”。“至治元年”是元英宗的年号,即公元1321年;“校勘相同”意为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衡制,经检验允许上市使用。

战国绳纹廪铭深腹双柄灰

陶量

陶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容量的古代量器,主要用于计量和衡量液体的容量。1980年,战国绳纹廪铭深腹双柄灰陶量出土于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通高32厘米,口径27厘米,重6.4千克,容积19520毫升。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度量衡的创立与改革发展最繁荣的时代,陶量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商业交易和税收等经济活动,确保了度量衡的统一标准的实施。

秦四十字诏文

陶量片

陶量片文字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诏令共40个字,用统一的官方格式和小篆体铸刻在度量衡器物上,规定凡“舟舆所载,日月所照”都要遵照执行,同时监制了成套的权衡和容量标准器,颁发全国各地,把商鞅在战国时期秦国实施100多年的度量衡单位推行到全国。

西汉四铢半两

石铸范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一般称为钱模。西汉四铢半两石铸范为青灰色滑石质,残为三角形,长12.5厘米、宽5厘米。正面中部有一主槽,一侧刻有单行排列的阴文“半两”钱型4枚;钱径2.5厘米、宽0.8厘米,无廓,“两”字作“人”形。

此件“半两”钱范制作规整,工艺精湛,尤其是用两面范铸钱,是西汉前期邹城一带流行的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先进铸钱工艺,代表了我国两汉时期青铜钱币高超的铸造技术。

文物打卡地:

邹城市博物馆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郭志洋

2025-06-26 济宁宝藏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6492.html 1 探寻度量衡文物里的黑科技 比艾莎更神奇的公平魔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