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胜男
4月26日至28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孟子故里邹城举办。4月28日,济宁老年大学组织师生赴邹城开展了一场“传统与未来”相交融的研学之旅,在千年文脉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共生的深刻意义。
上午9时,师生们走进邹城国际会展中心,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机器人领域的“黑科技”。人形机器人流畅完成360度后空翻;AI+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现场吟诵“有朋自远方来”;在最受欢迎的书法机器人前,书法班学员王阿姨现场出题:“请写出‘仁者爱人’”。当机械臂挥毫写下遒劲楷书时,大家不禁鼓掌叫好。
互动体验区内,师生们通过体验AI问诊、与机器人下象棋等项目,感受科技赋能生活。此外,大家还参观了工业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等凝聚前沿科技的智能设备,沉浸式领略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未来生活新图景。“我刚才试了一下机器人把脉和机器人理疗,和我在医院查的结果差不多,还挺准。”70岁的赵大爷说。
当天下午,师生们来到孟府孟庙景区,开启传统文化溯源之旅。在亚圣殿前,聆听孟子“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精神。
从机器人展区的光影交错,到孟庙古柏的苍翠掩映,这场研学活动不仅让老年大学师生近距离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震撼成果,更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感叹。
“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是承载人类智慧的文明伙伴。”一位学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