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邹城)
最初,我喜欢上柳树是从小学课本上的诗《咏柳》开始的,诗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写柳树简直绝了,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裁出了柳树,也裁出了春天。
柳树的生命力是特别强的。我小时候,父亲种柳树从来都没有专门买过柳树苗,他都是在早春时节,从柳树上砍下树枝,砍成三、四十厘米长的柳木小棍,然后把这些柳木小棍插在责任田的边上。天气转暖,这些扦插的柳木小棍便生根发芽,成活率极高。
到了夏天,我们这帮孩子在家长的催促下要到地里割草。为了防晒,我们通常爬到柳树上,折一把细细的柳枝,然后编成一顶草帽戴在头上。一是为了防晒,二是为了学志愿军战士,戴上觉得很威风。割草之余,我们就在草地上和庄稼地里玩捉迷藏。那可真难找,一个孩子卧在草丛中,头上戴着柳条草帽,和草地融为一体。有时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只好举手认输。
到了秋后,柳条的作用就更加得到了凸显。我父亲最擅长用柳条编各种筐子、篮子,因为柳条柔软。秋后,父亲用镰刀从柳树上剪下大量的柳条,去掉外皮儿,再晒个半干,就开始用柳条编制各种小筐子、小篮子,还有小笼子。编多了,自己用不完,也拿到横河集上去卖。
长成的柳树,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各种农具、家具等。比杨树质量好得多,而且柳木做的家具不生虫子,颇受人们的喜爱。
这就是我眼里和心中的柳树,美且实用,我爱上了柳树,并在风起时,与柳枝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