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济宁老年大学书法教室内已墨香浮动。济宁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周传水正俯身调整学员执笔姿势的动作,这与他三十年前在学校讲台批改作业的身影悄然重叠。
2018年退休的他选择在老年大学继续执教。“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修身养性的功夫。”周传水对记者说。7年来,周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带领学员从《兰亭序》中悟魏晋风骨,在《多宝塔》里见盛唐气象。这种文化浸润式的教学结出累累硕果,培养出多名省市书法赛事获奖学员,其班级因学风扎实、成果丰硕,2024年被评为“先进班级”。
2023年荣获“有突出贡献教师”称号当天,周传水带着获奖证书直奔刘庄社区开展公益活动。“荣誉不是摆件,要化成实实在在的墨迹。”他带领学员深入社区、村庄,义务书写春联、匾额百余幅。作为济宁书画研究会顾问,周传水以笔墨为桥,不仅传授技艺,更以躬身践行的志愿服务精神,诠释着传统文化与教育使命的深度融合,成为济宁老年大学一面温暖的旗帜。
“周老师教的不只是写字,更是做人的筋骨。”学员赵大爷这番话道出众人心声。在济宁老年大学荣誉墙上,周传水所带班级的“先进班级”奖状旁,贴满学员们各地采风的照片——那些绽放在皱纹里的笑容,恰似宣纸上晕开的墨韵,无声诉说着一位教育工作者跨越年龄的文化守望。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