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第30 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济宁市图书馆推出《纸间溯古,岁月流金》报刊展暨《济宁,报报》手绘文旅小报活动。
《纸间溯古,岁月流金》报刊展,展览了1968年以来馆藏的过期报纸和期刊,以十年为分界,充分展示了报纸作为史料宝库,呈现社会镜像和多元叙事的载体特征,以及期刊在不同年代的内容特色和艺术审美。本次展览的一个展柜,特意选择了1993年和1999年的《济宁日报》,展示出九十年代报纸装订技术从手工到机器的进化,无声地传达了报纸这一相关行业的进步。另外,展出的1973年至2025年的《大众日报》,更是呈现了报纸与时代在时光与纸页间的相互成就,表达了对报纸和期刊这一传统媒体的致敬。
《济宁,报报》手绘文旅小报活动,作为济宁市图书馆《GO“图”济宁》的“纸媒篇”,根据当前手绘小报和网红地打卡的风潮,借鉴传统报纸的“报头—报眼—版块”架构,设计了专属模板。通过“景点合影+手绘创作”的形式,以及裁剪卡通元素、拼贴景点剪影、绘制家乡地标等方式,描绘了经典景区和新晋网红景点的文旅图谱。
《济宁,报报》融合多种元素于一身,以“我在济宁的旅行记录”为主题,以“手绘文旅小报”为形式,旨在打造济宁人自己的手绘文旅小报。工作人员通过AI技术设计了传统报刊亭的卡通形象“报小亭”,将手绘小报制作成阅读量更广的电子报。今后还将开发钥匙链、冰箱贴、“报小亭”的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让“传统纸媒”变身“创意载体”,探索数字时代纸质媒体发展创新的新路径。
看展与绘报的结合,呈现了报业的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和碰撞,是济宁市图书馆一直以来在保存文献和创新服务方面进行的不懈努力与探索。接下来,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报纸行业将展示出更多可能性的实践探索,拓宽阅读推广事业的范围,与亲爱的读者朋友一起,济宁报上见!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赵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