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第07版:第七版

“报”得三春晖

张秀峰(任城)

与《济宁晚报》结缘,是因为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80多岁了,每天都有看书的习惯,尤其是睡觉前。妈妈喜欢读《故事会》,一次,我回到家,妈妈主动拿出她新买的《故事会》递给我说:“你拿去看吧,我看不懂。”我听了很好奇,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微型网络小说专刊,涉及很多网络语言。说实话,有些内容我也没有看懂。除了阅读上的倦怠,妈妈也越来越懒得动了。她时常坐在沙发上打盹,话也少了许多,这令我们很担心。

一次吃饭时,妈妈不经意地说:“我的眼睛越来越花了,晚上开着灯,打着手电筒也看不清楚书上的字了,老了……”

我没有说话,望着妈妈花白的头发,越来越弯的腰,心里一阵难过。我想起了送到门口的《济宁晚报》,于是对妈妈说:“没关系,妈妈,咱订一份《济宁晚报》,每天送到楼下。《济宁晚报》刊登的报道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咱老百姓关心的事,你多了解了解。你每天下楼拿报纸时,沿着河边散散步,和熟人聊聊天,多好!”

于是,我为妈妈订了一份《济宁晚报》。妈妈每有闲暇就会拿着放大镜坐在茶几前翻阅《济宁晚报》,每个版面都不落下。打电话时,也时常说一说报纸刊登的内容:社区里温暖人心的故事,社会时事焦点……而且每天因为拿报纸下楼转上一圈,身体轻松了许多。因为有了报纸,我也经常翻阅,越看越觉得“开报有益”。读报,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感谢《济宁晚报》,让女儿的爱母之情有了具体的媒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于我来讲,此“报”就是《济宁晚报》。希望跟随《济宁晚报》一路同行,共赏济宁美好的未来!

2025-04-22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1768.html 1 “报”得三春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