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第02版:第二版

12面锦旗的背后,是读者与晚报的“双向奔赴”

我们的友谊在油墨香中升华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茹

“《济宁晚报》就像一位知心老友,以翰墨书香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银龄群体的晚年生活增添绚烂色彩。”悦享银龄读书会文友陈宗贵告诉记者。

4月13日下午三点半,来自嘉祥县的陈宗贵、徐保家、曹秋芳等文友代表,相邀来到济宁日报社,向济宁晚报编辑部送上了数面锦旗。锦旗上金灿灿的大字,表达了文友们对济宁晚报·悦享银龄读书会所开展一系列活动的谢意。4月19日下午,当悦享银龄读书会第10期活动即将结束时,孙晓风、周桂龙、周龙华等几位邹城的文友代表,也送来多面饱含真情的锦旗。在锦旗赠送环节,孙晓风感慨地说:“在这个春风荡漾的四月,我们又一次相逢在悦享银龄读书会,非常感谢报社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阅读和文学创作的阵地,让我们广大文友在书香和文字中收获了幸福感!”

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悦享银龄读书会已拥有400余名会员,成功举办10期线下沉浸式读书活动、近10场采风活动,开展了“情满四季”“我的读报故事”“诗说孔子”等特色主题征文系列活动,陆续刊发济宁本土文学爱好者的600余篇文学作品,涵盖了散文、诗歌、小小说等体裁。截至目前,本报已收到来自悦享银龄读书会文友自发赠送的12面锦旗。“这些沉甸甸的锦旗,是一份荣誉,更是广大中老年文友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与认可。我们深知这些锦旗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广大中老年文友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扎实的行动回应大家的信任。”《济宁晚报》副总编宋延坤说。

近年来,济宁晚报社始终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开设《文化济宁周刊》,设置了悦读、连载、竹竿巷、百姓写手、荐书堂等专栏专版,持续推动全民阅读工作走深走实。推出《济宁老年周刊》,为广大中老年读者打造了一个交流的阵地,让中老年读者在文化颐养中愉悦精神、发挥余热;打造《孔孟少年》,全力为青少年打造浸润式成长空间和实践课堂。此外,本报联合济宁亚龙书城、微山县“益起来”助学团等机构,开展了“诗和远方行”“励志筑梦行”等多项全志愿服务活动。

采风活动剪影

(资料图)

文友感言

汪玲 自去年经文友推荐加入悦享银龄读书会后,偶有诗文在晚报上发表,并参加了几次线下读书活动,对晚报也有了一定了解。感恩《济宁晚报》让我的拙诗得以发表,这些见报的作品,在我申报省作协的初审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宁晚报》之所以办得如此红火,这离不开晚报编辑记者的辛苦付出和勤奋工作。编辑记者们的工作精神令人感动。

胡冬玲 自从参加济宁晚报·悦享银龄读书会,才发现有这么多有同样爱好的人士。在这里,来自各行各业爱读、爱写的文友,交流分享阅读心得,让我拓宽了视野,激发了阅读兴趣,也学习到了不少文学创作的窍门。

读书会,会挚友。愿悦享银龄读书会越办越好!

靳继书 每周一的“文化周刊”,我们可以看到济宁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每周二的“济宁社区报”,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社区的故事;每周三的“济宁老年周刊”,可以看到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服务信息,及济宁本土文友创作的文学作品;每周四的“孔孟少年”,是属于孩子们的精彩世界;“新闻早餐”“讲好济宁故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专版、专栏,可以让我们看到发生在济宁的各种新鲜事……有了《济宁晚报》这样一个好朋友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也精彩了很多。

刘真 每次翻看《济宁晚报》,都能发现精彩的版面和内容。每次参加晚报社组织的悦享银龄读书会,都能感受到晚报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真是太棒了!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卸下了所有的工作压力,虽然刚开始时的感觉是惬意的,但时间长了,却总是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各位“银龄”朋友,快打开《济宁晚报》吧,给平淡的生活加一些“作料”。加入到悦享银龄读书会吧,让我们共同在阅读和写作的海洋里享受快意人生。

孟庆芝 《济宁晚报》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国计民生、新闻趣事、文化知识等很多方面,非常贴近我们济宁老百姓的生活。因为这份报纸的出现,我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难得的是,每个月的19号,我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悦享银龄读书会,既能听到我市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精彩讲座,还能和其他文友交流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实在是太棒了。希望晚报今后能够推出更多、更精彩的版面和新闻作品,策划更多的活动,也扮靓更多读者的生活。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延坤 整理)

2025-04-21 12面锦旗的背后,是读者与晚报的“双向奔赴”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1682.html 1 我们的友谊在油墨香中升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