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意大利米兰,万物复苏。阳光洒在斑驳的石板路上,空气中飘散着咖啡与梧桐的香气。当地时间4月7日,第二届米兰设计周中国周在米兰华人街开幕。中国的设计师们策划了几十场展览与活动,这些叔叔阿姨说,要让中国的创意种子在海外“落地生根”。
在中国周的核心展区米兰ADI设计博物馆的文创中国精品展中,展览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蛇年生肖特别款“蛇墩墩”、三星堆遗址特别设计款的酒樽以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雕像等中国文创精品,吸引大批海外游客驻足。与此同时,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在会场与意方设计机构深度交流,围绕“如何让中国设计在地化”进行探讨。
中国周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这次展览是一座连接中西方设计思维的桥梁。这个桥梁的另一端,连接着一代更自信、开放、世界化的中国设计师。他们不再执着于“被看见”,而是希望持续输出自己的理念,孵化长期的合作和产业。
谈到设计必然会涉及创新和科技。在中国周的开幕活动上,“都灵汽车设计奖”首次亮相,该奖项由都灵车展集团与米兰中国设计中心联合发起,旨在表彰已在欧洲上市的中国汽车在创新设计方面的卓越表现,获奖品牌将在今年9月的都灵车展正式宣布。
意大利都灵车展新闻官芭芭拉·圣蒂塞说,中国汽车品牌的设计已经达到极高水准,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欧洲传统品牌。她希望通过设立“都灵汽车设计奖”深化欧中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意中跨文化融合。
在距离中国周展台几公里外的布雷拉街区,比亚迪旗下的中国汽车品牌腾势也完成了欧洲首展,其推出的智能豪华旗舰车型Z9GT展现出独特的东方曲线,与巴洛克建筑碰撞出一种超现实的和谐。试驾的外国游客络绎不绝,好评如潮。
腾势不是一个孤例。在米兰街头,小鹏、广汽、吉利等中国车企纷纷开设展区,吸引众多目光。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世界,“出海”的内涵正在悄然改变。从前,豪华汽车领域几乎由西方品牌垄断;如今,中国品牌正在这个舞台上展现风采,其不以价格取胜,而是凭设计、技术与理念。
(来源:新华社)
花絮
在米兰国立大学,一个名为“礼物”的圆形蛋糕状的镜面装置被放置在庭院中心。来自杭州的设计者陈耀光介绍,镜面投射出米兰国立大学的历史建筑,表面刻有拉丁文、意大利语和中文的“礼物”二字,体现中意文化交融的意蕴。
如果说十年前,中国设计还在欧洲的边缘发出轻声的“你好”;那么如今,它已站在广场中央,坚定地说出“让我们做得更好”。这句“更好”的底气,来自于设计师、企业家、政府机构、社区力量的集体努力。对今日的中国来说,“出海”不再是短暂的航行,而是一次真正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