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春和景明,同学们假期的时候有没有出门游山玩水、登高望远。在多地景区,很多人惊喜地发现,登山竟然也能“开外挂”——登山智能辅助产品成了新晋的爬山“神器”。
“设备很轻便,就像背着一个腰包。穿上‘机器腿’,上台阶能感到向上的拉力;走在平路上,也有向前的助力。”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大峡谷,层峦叠嶂、雄奇险峻。恩施市民小杨坐索道来到七星寨景点,看着望不到头的陡峭阶梯,他有点发怵——去年,他不慎小腿骨折,虽已康复,但仍不敢太过用力。景区工作人员为他推荐了一款外骨骼“机器腿”,背后一搭、腰上一扣、腿上一系,很快小杨就穿戴完毕。走在台阶上,他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据介绍,这款外骨骼“机器腿”自重1.8公斤,续航3至5个小时,设有6个挡位,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步频、步幅调整。如果爬的山比较陡,可以调至最高挡;如果走平路,前两挡就够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体育运动、文旅休闲等领域,成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新宠”,外骨骼“机器腿”就是其中之一。
恩施大峡谷景区前段时间从深圳引进10多套外骨骼“机器腿”,供游客租赁使用。泰山、黄山等知名景区也纷纷投入使用外骨骼“机器腿”、智能登山杖、智能助行机器人等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用科技力量帮助游客轻松登山。
此外,这些登山“神器”还应用于环卫保洁、物资运送等工作中,为景区运营提供便利。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