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州传统民间艺术中,鲁郡面塑与面塑艺术一脉相承,历经百年流传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鲁郡面塑以面粉、糯米粉、蜂蜜、食盐、色料等为原料,制作工序包括和面、塑造、装饰等步骤,运用捻、揉、搓、挤、压、团、挑、拨等技巧。鲁郡面塑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儒学思想为宗,融中国面塑南北两派之风格,制作的面塑作品题材广泛,具有颜色丰富、造型生动、细致传神、淳朴敦厚、体积较小等特点。
鲁郡面塑因独特的艺术风格,于2024年被列入兖州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田中莲是“鲁郡面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她经过多年传统面塑的制作实践,渐渐发现传统面塑虽然五彩缤纷、斑澜绚丽,但是存在易受潮虫损、不易携带保存等缺点。为了让传统技艺与新时代同行,她从面团入手,对用材和工艺进行大胆革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时尚元素完美结合,制作出可以长久保存的面塑作品,使其不仅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兼具收藏价值。
“匠心”所致,“芳华”自来。田中莲用一双巧手精心研究、精工制作,打造了“鲁郡面塑”文化品牌,诠释了工匠精神,追求着“面塑人生”的梦想。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绍进
通讯员 杨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