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第01版:第一版

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

3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济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今年,全市民政部门将抓实抓好老龄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加快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县域为重点,统筹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点)。今年继续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全面完成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5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等建设任务。高标准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基本服务支持。

兜牢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围绕推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和防止返贫帮扶“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出台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规范开展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推动建立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闭环管理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整合资源“兜牢底”。持续深化“济时救”品牌建设,加强部门协同、政策集成和资源统筹,实施“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动员引导更多慈善力量参与,设立有针对性的慈善救助项目,通过一件事、一群人、一个机制,温暖一座城。

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深入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符合条件的孤儿每人发放1万元助学金。在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方面,创新实施婚姻登记“免费办”“跨域办”“集成办”“掌上查”等全链条改革。今年,在落实好这些政策的基础上,打造既符合群众期待又能展现文明婚俗的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提供特邀颁证服务、举办集体婚礼等,积极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在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方面,改革优化殡葬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涵盖逝、殡、葬、祭各环节的制度规范,加强殡葬行业综合监管。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推动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引导更多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身到慈善实践中来。同时,坚持把公信力作为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确保每一份爱心都传递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加强地名命名管理,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挖掘地名的经济价值、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推动地名与文旅、产业、美食等深度融合,有效服务群众出行、快递进村、特产营销。

2025-03-31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00271.html 1 民生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