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第06版:第六版

为了那本红红的聘书

王超(济宁高新区)

一天整理家庭档案,看着几十本退休前获得的各类奖状和证书,记录着我工作40多年取得的各类成绩,感到非常欣慰。退休后接受的各类聘书,也有不少。一件件地认真翻看,对去年接受的一本红红聘书,印象深刻,觉得沉甸甸的,非常珍贵。

这是 2024年11月29日下午,在济宁海关大礼堂那个充满仪式感的隆重场合,我所接受的由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济宁市拥军优属协会领导颁发的济宁市拥军优属协会“心连心”艺术团顾问团团长的大红聘书。

济宁是一方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多年来,“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双拥工作获得了全国八连冠的突出成绩。成立这个团队,就是济宁市深化双拥工作的一个新举措。接受聘任的10位书画艺术同仁,都是经过组织上严格挑选,热爱军队,倾情奉献,崇尚德艺双馨的书画艺术工作者。我代表受聘的10位书画同仁做了发言。手捧着红红的聘书,感到非常光荣!这是信任,也是荣誉,更是责任和激励!

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书法爱好者,一直有着浓浓的军旅情怀。每年的“八一”、春节前,我都带领各位书画同仁,深入到驻济部队、武警、消防单位,开展书画进军营慰问活动。用书画赞颂军民团结,壮我军威国威。

记忆中慰问部队的那些难忘场景中,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6月,我随济宁市“文化润疆”慰问团赴新疆喀什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曾到祖国边境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慰问的情形。

从喀什开车到红其拉甫口岸415公里,山地海拔高达5100米。连队所在的山顶终年积雪,这里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这里的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红其拉甫在波斯语中被称为“死亡之谷”。我是一直抱着氧气袋才到达国门的。这支与共和国同龄的连队,自建连以来,一代又一代战士们用忠诚和热血守卫着祖国这片云端上的边防线。每次巡逻,战士们要翻越8座海拔5000多米的冰达坂,30次蹚过冰河,往返全程98公里,常规耗时4天4夜。还要随时面临泥石流、暴风雪和雪崩的危险。中秋之夜,战士们在海拔5300米的冰川上宿营。想起那一夜,他说:“我一直是一个心比较硬的人,那天恰是中秋节,突然间就想起了妈妈,心里就觉得挺酸的,眼泪就下来了”。那一夜,对每一位战士来说,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记忆。现在边防一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兵们住上了新营房,很多道路都修到了哨位附近。但有些哨位,仍然需要徒步才能到达。特别是到海拔5328米的5号哨位勘察,仍然是全连最艰巨的任务。战士们下车后仍要徒步18公里才能到达。在零下40多度的风雪中,睫毛和眉毛上沾满了冰霜,双手布满了冻伤。

侦察班副班长苗广林,喜欢书法,我们相谈甚欢。虽然他只有30岁,却在这里守卫12年了。我问他,这里海拔这么高,你刚入伍时,是怎么克服高原反应的?他说:“刚到连队时,高原反应确实大。晚上睡不着觉,老是头疼,流鼻血,不到半年时间,手指甲就全部凹陷下去了。当时心里就有些动摇,觉得在这里当兵,条件太艰苦了。我的老班长看出了我的思想波动,就诚恳地对我说,我们这个地方高是高了一点,苦是苦了一点,但是,高,仗就不打了吗?苦,边防就不守了吗?听了班长的话,我真的想通了。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边防战士,再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路,就觉得这些付出、这些经历,都让我的坚守有了厚重的意义。我希望我的青春永远留在这里,因为站在这里,我就是祖国的界碑!”

和战士们一起,我的心灵如被雪山圣水洗过,清澈而透明。这次边疆之行,不仅是对我身体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深刻涤荡。我只有竭力用笔墨、用真情书写一幅幅书法作品,来表达我对边防战士的敬重之情!

我又想起,去年4月23日海军节那天,我回到当年当兵驻守舟山群岛的老部队时,也曾为战友们书写书法作品的情形。那是当年诞生《战士第二故乡》军歌的东福山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军旅岁月,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东海岸边新建的营房里,我为战友们书写了多幅书法作品。那一个个厚重的字迹,像海天之间翱翔的海鸥,俊逸飞动;那一道道挺拔的线条,如海岸礁石上舒展筋骨的钢铁,雄壮有力!那一撇一捺,都是从我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军旅情怀啊!

值得欣慰的是,我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展览,多幅书法作品作为家乡礼物赠送给部队官兵。我现在接受任务正认真书写赠给海军“山东舰”“济宁舰”和“微山湖舰” 的书法作品,“八一”节时由政府赠送给部队。作为一名热爱书法的老兵,能用自己手中的笔,为部队建设服务,为军营文化生活提供滋养,我感到非常自豪!不断地用书画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军队,这也是我们全体团员的共同心愿!

2025-03-24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9721.html 1 为了那本红红的聘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