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第02版:第二版

在轻盈的脚步中遇见更有活力的自己

19日下午,在全民健身广场打网球的小朋友。

在小公园里跳绳的小朋友。

18日,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在课间运动的孩子们。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仰浩

18日,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洸河路的步道上已人影绰绰。38岁的李淑芬戴着运动手环,从市体育馆出发,在晨光中跑向南池公园,30多分钟完成5公里慢跑后回家吃完早餐再去上班。“去年体检查出脂肪肝,医生建议减重。我现在每周运动五次,早晨跑步,晚上跳操,坚持了几个月之后,不仅体重减了下来,身体状态也明显改善。”她擦着汗笑道。

晚上七点钟,春风轻拂,在人民公园里,健步走的市民身着统一服装,挥舞着队旗,高喊着“我运动我健康”的口号。不远处的文化广场上,人们正跟着音乐节奏尽情摇摆。在这个春日的傍晚里,全民健身的热情在渐渐升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体重管理不仅是减肥那么简单,很多都跟慢病管理有关。体重减下来,慢病才更容易控制。“我们都知道体重管理要管住嘴、迈开腿,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越来越普遍。下班回到家之后就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然后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在城区某公司上班的张鹏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想要做好体重管理,坚持是关键,但是生活环境调整也很重要,“我身高175厘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体重65公斤,工作后应酬比较多,体重飙升,如今已经接近100公斤了”。张鹏说,今年他打算向公司申请调整一下工作岗位,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体重管理上来。

《哪吒2》的导演饺子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想要做好体重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走出第一步。当运动健身取代酒桌应酬,当减脂轻食挤走油腻外卖,当微信步数变成“健康勋章”,当健身从自律走向自在,我们会在轻盈的脚步中遇见更有活力的自己。

新闻1+1

超重肥胖: 慢性病的隐形推手

肥胖症,一种由遗传、内分泌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发生较大变化,超重、肥胖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也指出,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是多种慢性病的隐形推手。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医疗费用增加、工作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引发自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因肥胖而变得更加突出。专家提醒,体重管理不仅仅是减肥,更是通过科学的方式维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病发生。同时,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者也要管起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管理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帮助居民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机构人员的帮助下,能更好地管好体重,健康生活。

(来源:新华社)

2025-03-21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9552.html 1 在轻盈的脚步中遇见更有活力的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