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第04版:第四版

柳树新芽

淡黄色柳花上面有很多绒毛

杨柳是一种植物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作为易繁殖、栽培方法简单的植物,“青青著地垂”的杨柳,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也成为了千年来中国审美意象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实际上,“杨柳”指的是杨柳科中两个不同属种的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杨柳科中的杨属植物有60余种,柳属植物有250余种,“杨”与“柳”,完全不同。而在我们认知中的“柳树”,是一种树冠开散、枝条垂地的植物,指的是垂柳。

垂柳是中国的原生植物,“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说明了它容易存活、插条繁殖的特点。

古人为何“折柳送别”?

垂柳与别离的联系,自古就有。人们折柳送别,因为柳的谐音为“留”,表示希望友人留下的心意。而柳条垂地的依依之态,或者是被风吹起飘扬的样子,是不是也很像试图挽留行人之手的样子呢?

古人赠柳,寓意在于两重:一重取“留”的谐音,作挽留之意;另一重则是因为柳树易栽、好养的植物属性,愿出行之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顺利落脚、生活顺遂的意味。因此,折柳送别既承载了离别的伤感,也寄托了送别祝福。

“清明插柳”历史悠久

清明插柳是中国清明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为救晋文公被焚于柳树下。次年,晋文公发现烧焦的柳树复活,便赐名“清明柳”,并倡导插柳纪念,逐渐演变为习俗。

古人将柳枝插于门楣、屋檐或窗台,认为插柳可护佑家宅平安。唐代诗人宋伯仁《清明插柳》诗云:“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印证了插柳习俗的悠久历史。

文字整理:李默文 摄影:李姣

2025-03-20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946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