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第03版:第三版

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医生随叫随到,还教居民八段锦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韩歌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的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康有所护”?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探索打造的“居家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给出了暖心答案。这一模式通过整合医疗、康复、养老资源,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居民家中,让老年群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医养结合”的高品质健康养老服务。

送医上门 巡诊模式让老人有“医靠”

家住曲阜市鲁城街道的葛西秀老人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3月7日一早,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长郭照丽来到辖区老人葛西秀的家里探望身体状况,熟练地为老人测血压、按摩,做康复护理。“老人家,您血压还是有些偏高,饮食上还需多注意,腿有点水肿,要注意观察……”

“以前总担心自己在家出事,现在医生随叫随到,还教我打八段锦,心里踏实多了。”谈起曲阜市的居家医康养服务模式,葛西秀告诉记者,自己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严重的时候去医院很麻烦,现在他们每周定期来家里进行体检,不用出门就能看病、治病,十分方便。

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与她签订了服务协议,每周定期上门监测血压、血糖,指导用药和饮食。家中安装的智能监测设备实时将健康数据传回医院平台,一旦指标异常,医生立即电话联系或上门处理。

“鲁城街道居住人口聚集,像葛西秀这样的受益者有近3万人。结合城区分布情况,我们划分了8个片区,由4个团队进行服务,每个团队由一个医生、护士、康复师和司机共同组成,打通了半径3公里的‘15分钟服务圈’。”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居家医康养科主任于倩解释道,针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者高龄的患者,通过上门巡诊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静脉给药、康复理疗、标本的采集、B超的检查、各种管腔的更换以及PICC换药、压疮的清创换药等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指导。

床边诊疗 24小时守护生命尊严

走进康达老年护理院,每个房间床头均配备智能呼叫系统,医护站大屏实时显示老人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这里不同于传统养老院,更像一座“没有病房的医院”。

“为改变以往医就是医、养就是养的传统观念,我们服务中心一方面推动‘医康养一体化’升级,为65岁以上老年人,重病、失能、半失能等重点群体服务,提供居家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心理关怀、安宁疗护、生活护理等医养服务,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另一方面,主动尝试将医疗机构引入养老机构,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立了高标准医疗服务区,实现了老人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解决了养老‘一堵墙’的问题。”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翟亚楠说,从2017年9月至今,该护理院的医康养结合项目共服务康复患者500多人次,居家服务失能人员达1.5万人次。

“除此之外,我们还依托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辖境内的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诊所,为适合居家养护的老人患者精准服务,提供高质量、有尊严、有温度的医疗养护。”曲阜市鲁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建伟说,通过模式创新,统筹社会各方面资源,街道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老人们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2025-03-18 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9324.html 1 医生随叫随到,还教居民八段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