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鼓励学校结合季节、天气等因素动态调整课间活动形式,允许学生在安全范围内自主选择室内外活动。合理规划教学楼、操场、走廊等区域功能,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活动环境。”3月12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时说。
为丰富课间内容,提升活动育人实效,学校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爱好,开展多样化课间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在室外进行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及适量体育活动,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同时,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开展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等趣味教育,鼓励组织微型读书会、棋类游戏等活动。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兴趣小组或创意活动,教师可适度参与引导,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与协作能力。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