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孔雅玮
眼下正是红薯苗采秧的好时机,在曲阜市息陬镇北夏宋村高标准日光大棚中,一垄垄嫩绿的蜜薯苗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在剪苗、打捆、装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育的是蜜薯25、西瓜红、龙薯9号等7种蜜薯苗,这些品种都是通过订单进行配种的,所育的苗无病菌、更健康,很受市场欢迎。”合作社负责人陈绪震说,“今年合作社育了70多亩薯苗,一个月出苗4茬,出苗期3个月,也就是说一株种苗三个月内可以剪9次,预计总出苗量800多万株,每株按1毛钱计算,年收入可达80万元。”
近年来,息陬镇北夏宋村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主要途径,规划建成了26个高标准钢结构大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村集体经济收入维持在10万元以上。
68岁的村民孙红娥说:“平时我就在这里干活,这里的活不重,就是除除草、剪剪苗,每天还能拿到70元的工资,自己挣钱自己花,很不错。”在长达三个月的采苗期内,基地需要30多个工人加班加点,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增收。
“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比较大,选择合适的农业项目很关键,我们要多学、多看、与时俱进,真正让项目健康良性发展。”说起发展前景,息陬镇北夏宋村党支部书记吴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