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汶上)
近期阅读魏朝凯先生的长篇小说《如影随形》,感情上觅得共鸣的火花,精神里燃起升腾的火焰,原因只为作品中所呈现的纯美人性。
感情世界的纯美人性,如同夜空中的一束光。赵大龙与孙晓兰的邂逅,因为有着对现代诗的钟情和热爱,在孙大炮家的小炮楼里,“赵大龙和孙晓兰的手越握越紧,身体越靠越近”,最终“不约而同地紧紧抱在一起,久久都没有分开”。在孙晓兰的一再要挟下,赵大龙被孙大炮安排随孙晓兰插班复读。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中,作者似乎应该安排这样安排:二人花前月下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互诉衷肠,最终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作者却荡开一笔,刻意安排了二人之间的纯情交往,这种交往不带有任何的原始欲望,不带有一丝一毫的世俗杂念,甚至在同学将赵大龙的名字紧紧地摞压在孙晓兰名字的恶作剧的诱导下,二人仍保持着姐弟之间的纯真感情,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把读者的阅读期待揶揄了一番。更出人意料的是,二人没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小说没有交代孙晓兰的婚配情况,但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唯美想象空间。作者安排孙晓兰坐火车来看赵大龙,安排赵大龙开车来接孙晓兰回老家体验乡村生活(逮黑水牛),但到动情处,也仅限于“紧紧地握住赵大龙的手,久久都没有松开”,再次让纯美的人性铺展延长。在“穿越生命禁区”部分,在“高原红大酒店”开房时,虽然牛二虎和王静静夫妻一再善意撺掇揶揄,暗示让赵大龙与孙晓兰开一间房,但二人还是分开了房间,仍然没有打破纯美感情的底线。这种对纯美人性的探索和挖掘,虽说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却使作品冲破了惯有的写作模式,刹住了世俗的惯性,承载了丰富的社会伦理张力,使得《如影随形》充溢着浓厚的温情和浓浓的暖意。
俗世交往的纯美人性,恰似雾霾天气的清新剂。在上个世纪国家刚刚恢复高考时,赵大龙的两个哥哥同时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在高兴之余又为高额的学费纠结不已,“左邻右舍也像预约好了似的,纷纷上门祝贺,并东家五元、西家三元送钱,来帮助赵家渡过难关”“特别是街西头的宽叔,辛辛苦苦近两年喂了一头大肥猪,刚刚卖了120元钱,还没有在兜里暖热乎呢,就原封不动地送过来了,连零头都拿来了”。这样的故事情节,软化了读者柔软的神经,触到了读者的泪点。在“穿越生命禁区”篇章,作者用纯熟的文字剖析人物,揭示了人性中的璀璨与美好,捕捉到人们在面对死亡威胁时所表现出的友好互助精神。锂业公司免费加油和免费补给,司机老程为帮助因车辆抛锚而等待救援的牛司机,连夜摸排艰难寻找牛妻、赵大龙等人对藏族“小破孩”的同情与资助、赵大龙有意避让野驴、野鹿、野骆驼的自觉行为等。赵大龙车队抛锚魔鬼屿,18个多小时漫长无助的等待,终于来了一辆装载着挖掘机的大拖车,“没有招手动作,没有祈求呼喊,大拖车来至近前,从车上跳下来五个人,二话不说,就帮忙推车”,临分别,不但不要钱,还留下了矿泉水、面包和真空包装的肉食。
纯美人性,是一种召唤,更是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