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乾(任城)
我很喜爱看晚报,新闻资讯、家长里短、文学作品等,无论是头版头条的大餐,还是副刊广告的小菜,都趣味十足。少年时我省亲郑州,在那里小住,也经常买《郑州晚报》细细翻阅。晚报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我多么渴望在我们孔孟之乡也有一份家乡的晚报。终于,2011年9月16日,《济宁晚报》创刊了!
《济宁晚报》创刊以来,我一直关注并经常翻阅。头版和“新闻早餐”版面,让我第一时间了解时政新闻和本地资讯。“晚报生活帮”栏目,有专栏记者采写并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很接地气,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比如前些年有一位读者致电晚报,反映共享单车在不使用时还扣费,以及预交费用难退还的事,专栏记者联络相关单位,采写稿件答复读者。近期的“晚报帮问”栏目反映“电动三轮车成接娃神器”,为保证学生安全和交通顺畅提出建议。晚报还对市面上缺斤短两的电子秤及“鬼秤”进行揭露并提醒民众在交易中注意的问题。《济宁晚报》一直以服务大众、关注民生为己任。
在《济宁晚报》上,我还读到了许多本土作家的作品,如杨义堂的报告文学《北游记:苏禄王传》《河道总督》,汪林的“老汪故事会”,张建鲁的散文佳作,还有许多文友老师的诗歌散文等。我也一直坚持着投稿,多年来,“春秋·文化”专栏也发表了我的许多诗歌作品。
近期《济宁晚报》与亚龙书城联手,开辟“悦享银龄读书会”及“百姓写手”等文学专栏,让更多文友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济宁晚报》溢出的人间烟火气,温暖着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