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第03版:第三版

今日,我市中小学生开启寒假模式

争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带头人

今起,我市中小学生开启寒假模式。在享受假期美好生活的同时,家长莫忽视了孩子的安全问题。随着春节临近,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安全燃放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市特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

一、争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带头人。请家长以身作则,严格遵守烟花爆竹禁燃限放规定,不在禁止烟火的区域及场所燃放烟花爆竹,不在禁止烟火的时段燃放烟花爆竹,非禁放区域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请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看护下燃放烟花爆竹。

二、争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践行者。请广大家长朋友和同学们积极践行“禁放”理念,倡导选择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的方式欢度佳节,可以采用声、光、电产品替代传统烟花爆竹,尽己之力守护济宁蓝天碧水。

三、争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员。请广大家长朋友和同学们积极宣传“禁放”规定,及时提醒、劝阻在禁止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的不文明行为,发现违法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时积极向公安部门举报。

防溺水这根弦不能松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溺水事件同样不可忽视。为防止学生冬季溺水事故,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也请家长落实监护责任,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严禁到池塘、河流、水库、湖泊等有水的地方游玩及到冰面上玩耍滑冰;不进入封冻的河道、水库等水面,不在危险水域附近逗留;不要玩冰面上的雪,不要在危险区域滑雪;不临近水域骑行;自觉爱护河道、水库安全设施,熟悉警示标识、标志,遵守相关规定;发现有人掉进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施救;在紧急情况下,救人的正确方法是将木棍、树枝伸给落水者,将绳索、衣物等一端扔给落水者,自己趴在冰面上进行营救,要防止营救他人时冰面破裂使自己落水;在呼救的同时报警,或请周围成年人报警;外出要告诉父母,严禁私自外出玩耍;一旦不慎落水,要尽量保持镇定,尽量使身体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要大声呼救;不小心落入冰窟时,要抓住未破裂的冰面,冷静观察,寻找冰面较厚,裂纹小的地点;靠近较厚的冰面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双臂向前伸开,增加接触冰面的面积,小心爬行,离开冰窟;离开冰窟后,不要立即站立,防止冰面再次破裂,而是卧在冰面上,小心爬行到岸边再站起来离开;要提高安全意识,离开危险的环境和地点,预见到危险时,宁可“胆小”一点,也不要逞强好胜。(来源:济宁教育发布)

新闻1+1

寒假来了,什么样的体育作业更受欢迎?

中小学寒假来临,为保障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各地各校的体育作业应运而生。

有的学校建议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广播体操,并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体育项目清单;有的学校则将八段锦、五禽戏、武术操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布置为作业;还有的将“体育+”融入到其他学科作业中,包括做家务、跳广场舞等。

从强健体格到塑造人格,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到假期留一份体育作业,体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多元价值越来越得到各方认同。

从本质上看,体育作业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它以作业为杠杆,督促孩子在假期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与此同时,孩子们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户外锻炼,不仅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还能矫正不良体态;而家长在陪跑或陪练中也可以一起健身,营造家庭体育氛围,拉近亲子关系。长此以往,对孩子身心成长大有裨益。

寒假体育作业应以培养孩子的良好锻炼习惯为目的。如何让他们从被动“打卡”变成主动健身,需要学校精心设计。

除了必要的锻炼外,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亚冬会赛事,了解冬季运动项目,感受冰雪健儿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或让孩子积极尝试不同的锻炼方式、运动项目,观看体育类影片,写观后感,让这个寒假拥有更丰富的体育体验、体育元素。

如果说假期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图画,体育锻炼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帮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离不开每天锻炼。与此同时,寒假天冷,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放松保暖,避免运动损伤,确保安全第一。

这个寒假,不妨让体育作业带来更多欢笑,让孩子们多在户外撒欢儿,舒展身体、收获健康。这或许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来源:新华社)

2025-01-16 争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带头人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5603.html 1 今日,我市中小学生开启寒假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