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第02版:第二版

全市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70处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北方河湖综合施治的新路径,推行“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实施入湖河流“一河口一湿地”建设布局,将塌陷地、河滩地等低效用地打造成为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逐级过滤和吸收污染物,达到深度净水目的。

目前,全市共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70处,面积约16万亩,日深度处理中水能力达100余万方,形成了类型齐全、水生植物种类多、面积大的人工湿地集群。南四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济宁成为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我市创新治理模式,大力推行“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将44家规模化污水处理厂纳入提标治理范围,全面配建人工湿地。目前,已完成44家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配建,净化污水能力8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外排水经配建人工湿地净化后,主要指标由一级A提升到地表水三类,污水处理厂外排水经配建人工湿地净化后,每天消减化学需氧量约9600吨、氨氮约2800吨,极大促进了水生态环境改善。2023年,全市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数量居全省第1位,南四湖及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南四湖水质连续20年持续改善。

2025-01-15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5456.html 1 全市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70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