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第04版:第四版

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南四湖焕发绿色新生机

南四湖是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更是济宁人的“母亲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和输水通道,在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南四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今,南四湖流域综合整治三年攻坚战圆满收官,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力保护。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

微山岛作为南四湖的湖中岛,面积约9.6平方公里,岛内人口约1万人。生活污水怎么处理?据微山岛镇工作人员介绍,微山岛镇建设了微山岛污水处理厂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约87公里。岛上居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达标后排放。“为了对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设了微山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微山岛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郭稀奇告诉记者,湿地总面积约150亩,尾水经湿地内六级表流湿地净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后入湖。

我市因地制宜在微山岛内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并在污水处理厂末端配建表流尾水湿地,利用湿地对污水处理厂达标外排水进行再次处理,消减点源污染。将环岛约1万亩退养鱼池和原生态湿地改造修复成环岛的湿地生态带,做到岛内水污染治理的三重保障和生态容量的提升,并修复保护高楼、二级坝等原生态湿地两万亩。

南四湖是济宁辖区34条河流的最终汇聚地,承担着南水北调的输水任务,对水质要求极为严苛。近年来,我市开展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实施南四湖湿地和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累计完成湿地保护修复30.2万亩,全市湿地面积达255万亩,湿地率15.21%,荣获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规划建设“一河一湿地”,在30条入湖河流建设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总数达到74个、面积16万亩,中水净化能力每天约100万吨。创新“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44家规模化污水处理厂配建人工湿地,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外排水主要指标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实施退渔还湖、增殖放流、池塘生态化改造等工程,放流鲢鱼、鳙鱼、草鱼等优质鱼苗5000多万尾,实现水面释放、废水封闭、以鱼净水。开展了菹草收割打捞技术示范,每年清理面积约13万亩,大幅度降低腐烂菹草对水质影响。启动南四湖流域河湖水域岸线“清废行动”,重点整治南四湖环湖岸线及34条入湖岸线,26条河道(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2条河道获评淮河流域美丽幸福河道。

2025-01-10 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5182.html 1 南四湖焕发绿色新生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