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节,如何科学养生、防病于未然?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在发布会上建议,冬至养生要遵循“冬藏”原则。中医所讲的“冬藏”,主要藏的是人体的精气和神志,在这个时节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储存能量,进行身心的调养。饮食方面,可适当进食核桃、黑芝麻、桂圆、羊肉等温热食物以补肾助阳,同时搭配萝卜、白菜等蔬菜,避免滋补过度。起居方面,尽量早睡晚起,养阳气、固阴气。晚上睡觉前可以泡脚,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运动方面,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达到身心同调的效果。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约是其他季节的2至3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徐建国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检测多种病原体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从目前数据看,有30多种病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
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怎么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发布会上表示,一般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居家观察,并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果症状加重,尤其是肿瘤患者、慢阻肺病患者、长期心衰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表示,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尤为高发。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等,应特别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室内温暖,外出注意保暖;适当增加室内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饮食上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