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茹
截至12月15日,我市农担贷款新增、在保、累保规模等三项数据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惠及农业经营主体4万余户;金乡、邹城在保规模居全省县市区前2位;全省农担业务前20的县市区中,我市占据10席。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注重政策体系搭建,在省内率先推出农担保费市财政全额补贴、市级分险、贴息等政策,连续3年将农担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5年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我市聚焦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9类经营主体不同融资需求,优化开发担保服务方案39个,全国首个“产购储加销”粮食全产业链农担贷款落地邹城市,全省首个“鲁担惠农贷——‘兵支书’强村贷”落地梁山县,全省首个“第一书记+农担政策+普惠金融”贷款落地嘉祥县,实现了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农担服务。
我市持续推动金融助农“高效办成一件事”,聚力搭建24小时银担网上“客户直通”平台,贷款申请实现全流程线上无纸化,审批时长缩短至1个工作日。在济宁区域内普及“鲁担云贷”业务,50万元授信额度以下秒批秒办,实现了线上申请、线上提款、线上监管,解决了农户的融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