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第07版:第七版

扩优提质 培根铸魂

打造教育综合改革任城样板

(资料图)

通讯员 田媛

近年来,任城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教育部青少年大数据心理健康示范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才后备基地、山东省财务管理工作样板区、山东省会计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等荣誉称号。全区教育事业由“均衡”向“优质”大步迈进。

学校办学条件持续优化

济宁市第一中学任城校区、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桃源校区、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立国校区、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济州校区等学校先后投入使用,新增学位9500个,平稳化解秋季入学高峰和次高峰。引进国内知名优质品牌教育资源,济宁王府学校投入使用。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为75个校区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济宁市第七中学等5所学校餐厅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济宁市第八中学等36所学校购置的1.2万件套午休桌椅全部到位,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

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1211”体育工程,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夏季篮球联赛、秋季足球联赛、冬季跳绳比赛、阳光体测班级联赛和课桌舞大赛等活动,参与学生16万人次,以赛促练增强学生体质。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比2023年提升了12.31个百分点。近视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每学期开展1次视力检测,获评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教育部授予青少年大数据心理健康示范区,系全省唯一。

教育综合改革纵深推进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1+3+4”模式受到教育部高度评价。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32所,提前两年完成农村定点小学优化布局调整。教育财务管理改革成效显著,作为全市唯一的样板县区承办全省教育财务现场会。集团化办学改革取得新突破,任城区现有10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涵盖46处校区,在校学生7.68万人,任城经验做法在《济宁改革创新》第41期发文推广。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不断创新德育方式,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体育、美育、劳动和科学教育质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300余门,50余所学校被评为国家和省市级特色学校、示范校。高考成绩进步明显,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数量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在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暨课后服务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唯一。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稳慎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全市率先实施高中增量绩效工资,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优才计划、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公费师范生安置等方式,近五年补充师资1371人。任城区现有齐鲁教育名家1人,齐鲁名师7人,齐鲁名校长2人,省特级教师19人;市突贡专家7人,市杏坛名师38人,市特级教师70人,济宁名师20人,济宁名校长30人,济宁名班主任12人;38人入选济宁市“三名工程”,名优教师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学校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联合交通、交警、公安等部门切实解决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拥堵问题。持续强化交通、防欺凌、防溺水、防火、校园活动等安全教育,每月认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济宁市实验小学消防演练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重点报道。开通定制校车125部,线路199条,服务学生4300余名。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070(零欺凌)勇敢者行动”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健康环境,筑牢学校安全屏障。

下一步,任城区将从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拓宽尖子生培养路径、加快特色化高中发展、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落实激励性惠师政策、搭建梯队化强师平台、开展常态化教师交流、筑牢全方位安全防线等八个方面全面攻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教育发展谋求新提升,教育改革实现新突破,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持续擦亮“最优教育在任城”品牌,勇当教育强市建设的排头兵。

2024-12-19 扩优提质 培根铸魂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2326.html 1 打造教育综合改革任城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