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第04版:第四版

小记者参观山东豆神动漫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看的动画片是这样制作的”

本报记者 刘思宇

“咦?快看!周边的风景自己动起来了!那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吗?他是要去太白楼吟诗吗?”正在体验AI前沿数字技术《画意济宁》的小记者对旁边的小伙伴说道。12 月 14 日下午,济宁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满怀憧憬地踏入山东豆神动漫科普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奇妙之旅。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下,小记者首先深入探究文创产品的世界。文创产品的诞生犹如一场精心雕琢的艺术之旅,从创意的萌发,再到制作工艺的精挑细选,每一步都凝聚着匠心。

“同学们,我手里拿的这个文创产品,是基于咱们曲阜大成殿实际建筑还原的缩小版纸艺模型,我们平日里跟着爸爸妈妈前往曲阜三孔游玩,都是以仰视的角度进行参观,那么这种小巧精致的纸艺模型,是不是让大家以俯视的角度看到了大成殿的另一种庄严肃立?”被小记者团团围住的工作人员,高高地举起纸艺模型介绍道。这些产品不仅是精美物件,更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载体。

“老师,我们平日里看的动画片都是像这样点击鼠标和键盘设计出来的吗?”一位小记者好奇地问道。一旁的动画师笑着回答说:“是的,同学们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看到的动画片,其实都是通过我们先构思最初的角色,再绘制动画脚本,接着像导演一样规划动画剧情走向与画面布局等一系列步骤做出来的。”小记者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动画师的示范,有的甚至也想拿起画笔模仿,亲身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与艰辛。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传统文化数字交互体验。小记者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科技的激情碰撞。在《孔子六艺》里,通过 VR 设备,小记者仿佛置身于古代学堂,亲身参与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孔子教育思想的深邃内涵。《儒家五常》借助 AR 技术,将仁、义、礼、智、信的理念以生动的场景呈现,小记者在互动中领悟儒家道德准则的真谛。在体验过程中,小记者对 VR、AR、元宇宙、AI、数字孪生等前沿数字科技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兴奋地交流着感受,惊叹于科技为传统文化带来的全新活力与表现形式。

此次山东豆神动漫科普教育基地之行让济宁市小记者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文创产品和动画制作的奥秘,更在传统文化数字交互体验中感受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强大力量,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无限热情。

2024-12-19 小记者参观山东豆神动漫科普教育基地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2323.html 1 “我们看的动画片是这样制作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