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第02版:第二版

工作带娃两不误

“妈妈岗”成暖心驿站

本报记者 万德龙

34岁的邹城市石墙镇前楼村村民刘彩霞当了7年全职妈妈,去年两个孩子都上了学。为分担家庭压力,她萌生了上班的念头。由于时间原因,刘彩霞只能选择去打零工,工资低不说,还没有保障。“这不是个例!”12月12日,邹城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王泽峄告诉记者,“我们在进行女性劳动力排查时发现,待业群体中,育儿妇女占很大一部分,其中很多人有就业意愿,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

“现在订单量非常大,我们都是去附近乡镇‘抢’人,大巴天天来回接送,一个月光加油费就要上万元。”山东光头李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令苗说。一边是企业招工难、成本高,一边是育儿妇女就业“无门”。谈起创设“妈妈岗”的初衷,邹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岳圆说:“既解决企业用工难,又解决育儿妇女就业难。我们和就业部门探讨是否可以引导企业创设适合育儿妇女的工作岗位。”2023年,邹城市妇联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实施“岗好有你·妈妈灵活就业”项目,聚焦育儿妇女就业意向集中的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在全市42家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中探索创设了“任务包干+自由选择”上下班时间的灵活型“妈妈岗”。

山东光头李记食品有限公司开设“妈妈岗”后,村妇联为刘彩霞牵线搭桥,经过企业的短期培训上了岗。“我主要负责产品打包,每天工作4到6个小时。早上送完孩子,9点来到公司,当天打包工作量完成后就能下班,不影响下午接孩子放学。公司给我们签订正式合同,还交了保险,现在我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心里很踏实。”刘彩霞说。

为了放大这一就业模式的效应,促进“妈妈岗”就业模式良性发展,今年4月份,邹城市妇联联合邹城市人社局在山东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实施意见》,围绕3个方面制定8条措施,完善包括税收减免、就业培训、金融扶持的9项扶持政策。在全市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行业分布不仅有服装加工、家政服务和电商直播,还有农产品加工、工业制造。就业岗位既有普工、技工等生产一线岗位,也有财务、销售等行政工作岗位,还有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截至目前,邹城市“妈妈岗”备案企业近120家,备案岗位超5100多个,已有5000余名育儿妇女兼顾了家庭和工作,实现了就业。

2024-12-13 工作带娃两不误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1365.html 1 “妈妈岗”成暖心驿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