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南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浙江省发现并报道了一个两栖动物新物种——姬林蛙,为中国已知林蛙中最小体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CI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论文第一作者、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刘宝权介绍,姬林蛙的发现属于其科研团队开展的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数据库建设的野外考察成果之一。该蛙是中国已知林蛙中体型最小的,成年雄性头体长不足3厘米,成年雌性标本中最大的也仅有3.5厘米,目前仅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有发现分布。
论文并列第一作者、该蛙的第一发现人王聿凡表示,姬林蛙和本地优势物种镇海林蛙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且繁殖期重叠,但是体型小了一半以上,因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镇海林蛙的亚成体。
据介绍,姬林蛙冬季繁殖,产卵于山地水田。姬林蛙与其他种类的林蛙在外形上最显著的区别特征是,其眼睛后方鼓膜有深褐色斑点,下缘接近弧形,后脚蹼特别小。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百山祖园区的姬林蛙代表了一个高度分化的谱系,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这一谱系的基础地位,与东亚岛屿的蛙属物种形成了一个姐妹群。”刘宝权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此次姬林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浙江在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地位和价值。(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