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第07版:第七版

子路的勇与直

马会祥(曲阜)

在孔子的门下弟子中,子路在《论语》里面出现的频率最高,与孔子的关系最亲密,同时也是经常被孔子批评的对象。

子路以直率坦诚著称。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孔子和他们闲聊,询问几个人的志向。子路的反应是“率尔对曰”,一个“率尔”传神地勾勒出他的剪影,子路的特点就是说话不饶弯子、直来直去。子路曾经问孔子,假如给卫国国君治理国家,最需要先做什么,孔子认为最先做的应该是正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路听了用“迂”来形容孔子,孔子也以一个“野”字来回敬。孔子那么多学生,只有子路敢跟老师这么说话,二人的关系不像师生,更像朋友。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围困了七天,和弟子们饿得奄奄一息。子路带着怒气去见孔子,孔子经常说君子这样君子那样,子路就问孔子:“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这话是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犬的一种奚落,很是刻薄。子路常常与孔子发生言语上的冲突,像这样的师生关系,《论语》里面仅此一例。子路的直率坦白很像张飞、李逵一类的粗人,这种真性情的流露,反映出他性格中天然淳朴的一面。

子路好勇是众所周知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路的好勇有所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在这里,子路穿衣打扮就像一个粗狂匹夫,后来成为孔子门下弟子,仍然时时以“勇”来标榜自己。子路曾经直接问孔子,君子是否崇尚勇敢。在孔子看来,子路的勇是盲目的没有理性的勇,所以告诉他义比勇更重要。孔子称赞颜渊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子路听了很不服气,问老师如果带兵打仗,要选择和谁在一起呢?孔子说自己不与那些空手搏虎、徒手过河的人共事,这里当然说的是子路。子路很在意孔子的评价,听到孔子的赞许往往表现得兴奋过头。孔子曾说,假若自己的主张在世上行不通,就找一个小木筏,到汪洋中漂流,这时候还跟随自己的,大概只有子路了。子路听了,非常高兴。孔子马上话锋一转,说子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了解门下弟子的特性,曾经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样的话,一个“喭”字反映出子路鲁莽的一面。鲁莽恰恰是好勇带来的弊端。

孔子熟知每个弟子的特点,而且他的话显示出惊人的预见性,曾从子路平常的表现中看出他的结局,说他会“不得其死然”,后来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杀身亡,应验了孔子的判断。

2024-12-09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190895.html 1 子路的勇与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