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孙雪莲
面对冬季的寒冷天气,市民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和养生健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日前,记者采访了西苑医院济宁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辛衍代医生,他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建议。
11月27日,记者在西苑医院济宁医院门诊大厅注意到,前来就诊的老年人明显增多。正在候诊的陈大爷说:“天气变冷后,我的膝关节就开始疼痛,这不,来医院检查检查。”
辛衍代医生告诉记者,随着气温下降,因关节疼痛前来就医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患有关节炎的人群,在冬季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这是因为寒冷天气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产生代谢废物积聚,进而加剧疼痛。此外,冬季穿着厚重,人的体重会有所增加,加大了膝关节的负担,容易引发或加重膝关节疼痛。
针对以上情况,辛衍代医生建议,可以通过中医灸法或局部保暖来改善症状。日常生活中,多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但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低血压者应谨慎使用,确保水温适宜,并揉搓脚部以促进血液流动。辛衍代医生还提到,保持适度运动也有助于关节健康。例如,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
“气温突然下降时,寒气凝滞收引,可能导致人体气机和血运不畅。”辛衍代医生强调,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这些人群应当注意四肢和颈脖处的保暖,防止寒气侵袭。对于有基础疾病或高血压的病人,如果发现血压急剧升高且药物无法控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有冠心病史的患者也应格外小心,因为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遇胸部剧烈疼痛且无法缓解的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冬季养生的要点
辛衍代医生介绍,冬季是万物生机潜藏的季节,养生宜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持心神安静,让阳气不受外界干扰。建议每晚21:00至23:00上床休息,早晨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外出时做好保暖防护,避免过度消耗身体的阳气。
寒冷天气,除了穿着保暖外,市民还应注意饮食调理。辛衍代医生推荐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肉、羊肉、乌鸡、板栗、花生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如胡萝卜、卷心菜、青菜、豆腐等,以补充维生素。适量食用红枣、桂圆、生姜、红糖等食材,有助于保护阳气和胃气。糖尿病患者仍要注意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坚持做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