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任城)
呈明这部书,我其实早就得到了。
在几个月前,他和随继泉主席到我办公室来,磋商“新英才杯”全国散文大赛评奖事宜,就带来了他的这部新著。遗憾的是,因近来繁忙,我未能静下心来阅读学习。
但是,这本书的书名,还有继泉的封面题字,一直在我的案头闪着圣洁的光。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说“吓一跳”, 并不确切,因为,这一跳,是“惊喜”所赐。这种惊喜,犹如平时就餐,看着面前的食物,正像李逵抱怨着“嘴里淡出一个鸟来”时,突然,店家上来一份解馋的“硬菜”,这种喜悦,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呈明笔下的故乡,物产那么丰饶,人物那么优美,故事那么生动,情感那么醇厚!构成乡村的所有元素,无不有模有样,有情有义,生动有趣,摇曳生姿,让落寞寂寥的农村变得温情脉脉。这是邹城市北宿镇的东故下村,更是张呈明灵魂与精神上的东故下村。他的歌唱,他的哭泣,他的欣喜,他的忧愤,他的无奈,他的抗议,他的梦想,他的不甘……都被东故下村所破译、所见证,而东故下村也因为呈明得以永生和不朽。虽然,呈明在自序中,将东故下村称之为“沉沦的故乡”,但是,我相信所有的读者,都会像我一样坚定地认为,随着《就恋这把土》横空出世,“沉沦”的东故下村也已经获得再生,并开始冉冉升起!
总之,张呈明以这样一部书,怀念他“沉沦”的故乡,馈赠他忠实的读者,以诗意的笔触祭奠乡愁,以哲学的意蕴来回望乡愁,作为文学读本的《就恋这把土》,应该说获得极大成功。尤其是作为本书压卷之作的三篇文章——《故乡的器物》《父亲和牛》《父亲和羊》,已达到相当高的文学与美学的高度,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如果说,他写亲情,写父亲与母亲,尚是儒家情怀,那么,他用拟人的手法,写器物、写牛羊,显然已步入道家视野和佛家心域,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
呈明有才华,有潜质,有思想,有毅力,相信以后的日子,定然会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