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栋
社区工作十余载,她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成为辖区居民最信赖的知心人。任城区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党委书记张爱华,自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辖区内养老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精准化服务。
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做好社区工作要有自己的‘粉丝’,如果背后能有一群支持自己的居民,做起事来就能事半功倍。”张爱华说。
自2014年底担任草桥口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张爱华已经在草桥口社区工作了近十年。在她看来,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多跟居民沟通,了解居民所思所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社区提倡民事民议民办,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张爱华说。
为此,张爱华带领草桥口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水龙头”红色议事会,党员、楼长、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先后解决了商业街下水道堵塞、道路维修、停车场建设等难题,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做到以群众小自治推动社会大治理。
在草桥口社区,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充实着街坊邻里的生活,也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每次社区搞活动,张爱华都亲力亲为,在现场协调各项工作,和街坊们打成一片。
对接实际需求 将为老服务做到老年人心里
“我们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和高层新建小区混合式社区,老年人居多。”张爱华说。为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张爱华利用晚间时间,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摸排意愿,鼓励辖区居民加入到为老服务志愿队伍中来。在她的努力下,社区成立了一支由辖区党员、热心群众组成的“爱在草桥”志愿者服务队,秉承着自愿、无偿、公益的宗旨,2017年至今,累计为辖区老人开展清洁、送餐等志愿服务百余次,深受辖区老人认可。
“在社区工作中,只有把解决实际问题与群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群众满意。”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张爱华便与辖区单位红旗老年公寓共驻共建,构建了“红色联盟”,开展节假日走访、老年人健康义诊、文体演出活动等服务,引领辖区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她把老人的需求进行了统计和归类,积极帮助老人解决具体问题。
“辖区内老年人居多,针对辖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我们推出‘爱心敲敲门’助老行动,防止老人在家发生意外却无人发现。”张爱华介绍说,社区组织志愿者每日打电话、上门入户敲门,了解老年人每日健康情况,使老人们在家中发生紧急状况可以得到及时处理。不仅如此,她还定期到独居老人家中走访,陪他们包水饺、唠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想办法给予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一定帮助。
张爱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多年,在一桩桩一件件大小事务中,凝结成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也赢得了街坊对她的信任与爱戴。她所带领的社区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社区”、济宁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社区)、济宁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