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福
文化是济宁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底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两创”,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才能为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文化“两创”,是奋力实现市委确定的新的更高奋斗目标,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谆谆嘱托重若千钧,科学指引激励前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我市扛牢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使命担当,不断提高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推进文化“两创”展现新作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挂牌成立,高标准承办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入选国家文化和消费试点城市,尼山圣境成为文化旅游新高地……文化“两创”特色彰显。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两创”战略,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实施的“九大战略”之一,目的是为了坚决扛起文化“两创”使命担当,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时代之责狠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打造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上求突破。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和文化“两创”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力攻坚文化旅游,更高站位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努力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走在前。
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让我们时刻牢记嘱托、不负重托,立足深厚文化底蕴,厚植道德土壤,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努力将孔孟之乡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形成助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让“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真正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