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全市公安交警系统部署启动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争创一流“砺剑行动”,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机制建设,树立交警良好形象,全面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砺剑行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总抓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开展,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统一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形成高质量开展“精细管理 优化服务 树立形象 争创一流”系列活动的一致共识。采取统一部署、分线作战、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方式,全力推进“砺剑行动”扎实开展。形成 “十大会战”“四大攻坚战”十四条工作线,每条工作线由市交警支队分管领导总牵头,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成立专班,分别制定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提升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区交警大队同步建立“砺剑行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沟通联系,完善协作机制,确保行动上下一致、共同推进。
聚焦任务目标,精准持续发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紧盯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开展“十大会战”“四大攻坚战”,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魄力,推动各项工作“保五争三奔第一”。紧盯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聚焦隐患存量和增量两个重点,将排查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集中排查通行混乱、死亡事故多发点段,加大整治力度,及时评估效果,不断查缺补漏,实现隐患滚动清零。紧盯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毫不动摇地把路面作为主战场,找准、找实整治重点,健全落实“情、指、勤、督”四位一体、区域协作联动等勤务模式,动态开展重点车辆、重点违法、重要时段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紧盯重点车辆管理,盯牢“两客一危一货”,健全重点车辆联网联控机制,加大超限超载货车治理,强化科技治超手段,进一步摸排农村地区、集中用工企业、劳务市场务工人员乘坐面包车出行情况,加大面包车超员整治力度。紧盯城区疏堵保畅,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团队指导作用,按照“一点一策”的工作思路,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区勤务工作质量标准体系落实落地,完善“七定一包”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两化”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精细管理示范样板。紧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素质,建立完善交通安全宣传责任制,充分发挥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常态化交通志愿服务,深挖社会宣传资源,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型交通安全社会宣传活动,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网络。紧盯服务群众工作,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为民情怀贯穿道路交通管理每个窗口、每个岗位、每个领域,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推出一批便民服务措施,树立济宁交警服务品牌。
坚持严督严考,营造浓厚氛围。坚持严的主基调,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加强实地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实效,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将“砺剑行动”与“减量控大”“两路两车”、百日会战等工作统筹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强力提升工作质效。建立联系包保制度,市交警支队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包保县市区交警大队,加强明察暗访,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坚决挂牌督办。坚持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提成效、以考核建标准,按照职责要求,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制定完善专门考核体系,形成每条工作线考核标准,确保考核到人、到岗、到中队、到大队,组织考核专班,形成日调度、周通报、月研判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及时点评推进各项工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体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融媒体,广泛宣传“砺剑行动”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及整治成果,加强专题报道,组织记者随警一线采访,集中报道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典型模范,迅速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舆论氛围。
通讯员 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