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6日
第06版:

争先进位创一流 砥砺奋进谱华章

全市法院开展五大攻坚行动

通讯员 屈庆东 张乐乐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远景目标的新起点。这一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市委“综合实力确保全省第5位、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发展目标,部署“争先进位攻坚年”,集中开展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审判执行提质增效、群众满意度提升、智慧法院建设、过硬法院队伍建设五大攻坚行动,为“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21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50878件,办结148044件,结案率和结收比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其中,市中级法院办结16538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51.2件,居全省各中级法院第1位,执行工作“3+1”核心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全市法院案件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效果指标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提质增效有精度

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狠抓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加强案件质量监管、加强办案效率督导、加强审判态势分析,不断提高审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力度和水平,全力推动审判质效提升。

强化审判质量,注重类案指引、案例评析,制定案件改发清单,统一裁判尺度,做好重点案件的专项评查,严格落实违法责任追究。提升审判效率,强化均衡结案,进一步缩短办案周期,加强对超审限、长期未结案件的审务督察。确保审判效果,提高民事裁判可执行性,推动案件自动履行,促进案结事了。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员额法官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深化审判管理创新,制定专业法官会议等11项制度,建立审委会议题把关机制,发挥领导办案示范作用,落实“四类案件”监管制度,推进精准管理,强化对下监督指导,发挥二审、再审纠错功能,统一判裁判尺度,规范法律适用。

服务大局有高度

坚定不移建设平安济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重拳出击,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扫黑除恶常态化,强化“打财断血”,深化“伞网清除”,纵深推进“六清行动”,对全部黑恶案件开展线索倒查,提出司法建议147条,受到广泛赞誉。

扎实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推进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实现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告官不见官问题有效解决。设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强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2021年,山东省高级法院在济宁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工作经验。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助企攀登”活动,着力解决企业法律方面疑难杂症,依法护航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完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机制,创新清算式重整模式,稳妥处置“僵尸企业”,认真做好“执转破”工作,促进企业重生和市场出清。联合银监等部门,开展为期9个月的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现金16.43亿元,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去年11月,梁山县法院设立环境资源黄河巡回法庭,打造生态司法保护样板,守护黄河水清岸绿。树立修复性司法理念,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建立“补种复绿”“增殖放流”机制,微山县法院审理的段某等非法捕捞水产品公益诉讼案,入选2021年度全省法院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司法为民有温度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中级法院公开发布3大类21项为民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深化“两个一站式”建设,打造“厅网线巡”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制定“一次办好”立案及司法服务清单,强化“12368”热线应用,推行网上立案“代办制”,加快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嘉祥县法院和济宁高新区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得分并列全国第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和为贵”社会治理大格局,设立特邀调解组织113个、聘请特邀调解员761名,2021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3084件。

创新判后答疑机制,融合案件智能回访系统,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实施五个月以来,全市法院答疑案件4519件,当事人服判息诉1457件,解除疑惑2313件,自愿撤回上诉114件,化解率达到85.95%,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不断增强。该经验做法入选山东法院2021年度十大司法改革典型案例。

信息化应用有深度

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深度应用“智慧法院”这把金钥匙,以全时空在线诉讼服务为突破,打造全流程网上办案新模式,在“网来网去”中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推进电子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依托移动微法院,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立案、缴费、送达、评估鉴定、证据交换等业务。深度应用互联网庭审,建成科技法庭255个,实现全时空云端解纷。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裁判文书、庭审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有效公开均实现新突破,互联网开庭收案数较上年增长203.52%,裁判文书网上会签率达到100%。

聚焦司法工作提速减负,全面运行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从立案到归档,实现全过程网上留痕、全业务闭环管理,促进审判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积极融入智慧城市、智慧政法系统,研发法院专网与政法专网跨网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与市内有关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互通,形成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合力。

队伍建设有力度

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全市法院强化硬核举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干警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监督责任,深入推进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文件,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持续正风肃纪,筑牢廉洁司法防火墙。

深入开展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建带动引领,推行“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建在团队”,叫响“守望天平”等系列党建品牌。

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在新媒体开设学英模专栏,对英模事迹集中采访、报道,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全市法院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市中级法院信息宣传处、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兖州区法院、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张永杰、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朱瑞旭、“山东省最美公务员”林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市法院将奋楫启航,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任务目标,以敢打必胜的胆略气魄、激情燃烧的进击状态,全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奋力推进法院工作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02-16 全市法院开展五大攻坚行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2928.html 1 争先进位创一流 砥砺奋进谱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