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0日
第04版:

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

■李爱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百年奋斗形成的。百年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见证了我国从落后的传统农业大国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和西方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重要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目前,发达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不过10亿人,而且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是经过了几百年工业化历程、消耗了大量资源、污染了环境换来的。我国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几十年时间整体迈入现代化,无论是难度、挑战都前所未有。因此,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一项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我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是人均GDP刚过1万美元,2020年在世界上排第63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因此,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撑,也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综合,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永不动摇。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2-02-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2476.html 1 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