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驻企干部徐宝蓬
■本报记者 王汝雅
自“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开展以来,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生产车间里就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驻企干部徐宝蓬。
把自己摆在一个正式员工的位置,徐宝蓬沉下身心,深入车间一线,主动与企业领导、员工沟通交流,同吃同工作,快速融入企业。为了当好企业发展知情员,徐宝蓬积极参加产品营销技术对接会、销售业务汇报会、代理准入评审会等,详细了解产品市场情况、销售情况、与竞品相比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东推土机总厂,也是济宁赫赫有名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其产品远销海外160个国家和地区,推土机产销量全球持续领先,国内连续十八年第一。如何帮助这家老字号的龙头企业实现新的攀登目标?徐宝蓬认为,自己要先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当好排忧解难吹哨员。为了精准号脉,他通过走访、座谈、深入项目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对接等方式,初步掌握了企业用电、职工保障、环保、市场开拓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诉求。徐宝蓬梳理发现,这一济宁老字号企业,部分职工因社保账户实际缴费类型存在记录空缺、视同缴费、缴费中断等问题,导致退休手续难以办理。徐宝蓬了解情况后,迅速向市指挥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专班进行专题汇报,经过专班协调,人才保障组和市、区两级人社部门积极推动,目前该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惠及360余名企业员工。
“为企业做实事,当企业‘贴心人’,企业才能更加信任我们,信任政府。”徐宝蓬对记者说。他坚持通过向指挥部提报问题和主动对接职能部门双向发力,不等不靠主动研究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是由山推牵头,汇集多家工程机械规模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的工程机械领域省级创新创业平台,是高端装备企业的“智库”。不过,共同体自成立以来,一直缺少基金单位参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同体的建设发展。徐宝蓬了解这一问题后,主动对接市科技局,邀请科创投资公司负责人到企业座谈交流,科创投资公司明确专人对接山推,参与共同体建设基金相关工作,不仅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基金公司还决定参与虚拟资金池基金建立,授信共同体联盟3000万元虚拟基金,为共同体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他还带领工程机械研究院相关同志到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对接交流,争取市产研院参与共同体建设中来,增强共同体建设实效。
“服务企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开展助企攀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企业排忧解难、助企攀登进阶、带动产业发展。”徐宝蓬说。企业急需开拓市场,他协调市工信局筹备召开产品推介会,通过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推介产品、开拓市场。深入研究政策,梳理汇总了人才、科技、技术改造、首台(套)装备、信息化等扶持政策,向企业相关部室进行宣传解读。协助企业申报2021年第一批省智能化技术改造财政专项、2021年度山东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等;公司遥控推土机、900马力推土机、纯电装载机被认定为2021年度山东首台(套)技术装备,公司工业设计中心晋升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可获得市级资金奖励230万元。他还注重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党建相关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山推大讲堂党务知识培训,深化对企业党建工作认识,协助支部书记做好“三会一课”等支部党建工作。“干部只有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只有了解行业,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市产业发展。”徐宝蓬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