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第03版:

发挥五老优势 照亮青春梦想

——我市各县市区关工委工作综述(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县市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2022年,各县市区关工委将牢记使命担当、弘扬”五老”精神,奋力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篇章。

任城区

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021年,任城区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志愿者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贴近青少年实际,坚持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求创新,凝心聚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扎实有效,取得了新的成绩。

组织动员五老深入到学校、社区、村居、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宣讲活动。结合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宣讲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0余场次。采取听、看、议、定等调研方法,及时掌握了基层关工委工作的情况,培育和形成了一些好的典型和经验做法,培育建设了一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动员吸收更多的五老志愿者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3000余人。继续深入推进了“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对全区11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进行调整充实,开展了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暨开学季普法进校园活动。2021年5月,联合区检察院设立了青少年模拟法庭。围绕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比赛活动,邀请了雷锋第一任班长为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作雷锋精神报告会等。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多次到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讲党史故事和党的知识,进行红色基因传承。

2022年,任城区将进一步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继续加强和落实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目标要求,构建务实高效的关工委工作组织网络。在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教育的基础上,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向广大青少年讲清楚红色基因的重点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发挥区党史馆、红色石刻馆、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阵地作用,继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兖州区

引导青少年坚定信念厚植情怀

2021年,兖州区关工委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贴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紧紧抓住教育和关爱两大主题,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均实现新突破。

联合教体局、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党史国史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内容编入教材,走进课堂,植入了中小学生的头脑。清明节前夕,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青少年举行祭扫烈士墓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联合教体局组织全区8.6万余名学生参与到红色寻访、红歌演唱、红色讲述、红诗朗诵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情怀。协助司法局、教体局等部门,完善“四长一岗”制度,每年为学校调配法治副校长、城管副校长、食品安全副校长和交通助学岗。2021年以来,校园线上线下举办法制大讲堂50余场,受教育学生3.9万余人。目前,国家社科基金会开展的“中国传统家训文献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活动,25所中小学的家长学校申报的43个子课题正在开展实验活动。初步统计,2021年以来,全区家庭教育专题宣讲30多场,受教育学生和家长超过万人。区、镇(街)、村(社区)等层面,分类建立“五老”信息库,充分发动,及时聘任,充实各级“五老”志愿者队伍。区老年大学关工委依靠自身优势,吸引1600余名学员加入到“五老”志愿者队伍中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增添了重要力量。

新的一年,兖州区将继续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红色寻访、红歌演唱、红色讲述、红诗朗诵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联合政法、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好“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动,调整充实法治教育宣讲团成员,把法治宣传教育从各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深入推进“五老”关爱行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解决青少年实际困难,将帮扶内容从物质关爱延伸到精神关爱。坚持以健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为载体,依托党建把基层关工委的思想、组织、保障、阵地、工作等全面带动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五老”队伍,强化动态管理,力所能及地为“五老”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服务。

曲阜市

传统文化为青少年成长赋能

2021年以来,曲阜市关工委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推进“党建带关建”工作创新机制,精心筹划一系列成效鲜明、特色突出、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为青少年成长赋能,持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在明确各级党组织、老干部党支部在“党建带关建”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基层关工委设置、布局以及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员党性提升实训基地、大成社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厅、鲁源新村红色记忆馆等一批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作用,组织青少年到基地开展研学游活动45场次。曲阜市承办的济宁关爱之家网络平台家风家训主题教育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达到10.6万余人次。广大五老走进学校,开办地域文化、家风家教、非遗传承等传统文化大课堂50场次。打造以书法、声律启蒙、认识博物馆等作为主题的孔子学堂,现已开展55场次。创新打造以孔子“六艺”为主题的“礼乐射御书数”课程,孔府点心与传统节日、孔府点心与四季时令、孔府点心与吉祥纹饰系列课程等体验式课程。定期开展“流动博物馆”进社区、乡村和复兴乡村少年宫系列活动。持续推进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开展普法讲座400余场次。

新的一年,曲阜市将围绕立德树人、赓续红色血脉,继续用好用活各种教育阵地、平台,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传承曲阜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打造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永久性教育载体。持续推进传统文化两创进校园,总结推广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经验做法,将曲阜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这面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的旗帜擎起扛牢。继续推进“五老传承好家风”宣讲活动,举办线上线下专题讲座,开设网络家教课堂,建立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组建家风家教志愿服务队,发动更多五老参与其中。

泗水县

扎实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

2021年以来,泗水县关工委创新工作思路,确立了服务服从于县委县政府大局,狠抓工作大局,着力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抓弱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泗水县关工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赓续红色力量作为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重要目标,探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有关部门,筹集12万余元资金,新立故安桥战斗纪念碑并建设了红色广场,为青少年新添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编写并印发《红色记忆》《巍巍戈山 英雄人民》两本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共计15000册,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新的红色教育读物,受教育青少年达10多万人次。通过五老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各种形式,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联合县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启动“法治进校园·护航青少年”三年行动,动员了更多公检法司工作战线的五老担任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为全县128所中小学校配齐了法制副校长。持续强化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关工委、妇联、团委、县微公益协会等多部门联手,为困境儿童提供了心灵关爱和亲情陪伴;“圆梦微心愿 点亮新希望”活动,为全县589名贫困儿童实现“微心愿”;“温暖百名儿童”“春蕾助学·澳鼎圆梦”、贫困女大学生救助等活动,为420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340万元;开展女童保护讲座19期,为850名儿童讲授了安全知识;组织322名留守困境儿童外出看世界,拓宽孩子眼界;全县112间“希望小屋”全部建设完成。

2022年,泗水县关工委将继续开展好各项主题教育活动。针对性开展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典型教育等活动内容,引导青少年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继续配合支持好团县委、县妇联、县微公益协会做好弱势青少年帮扶情况,将关爱帮扶儿童活动列入全县关工委系统工作清单,让广大青少年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深入推动“五老”参与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治理活动,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邹城市

构建三位一体家庭教育体系

2021年以来,邹城市关工委坚持立德树人,做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五老队伍作用,务实扎实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引导各级关工委组织及五老队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推手,共开展宣讲活动120多场次,惠及青少年及学生家长10万人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教育体系。邹城市关工委组织中小学校连续6年组织开展了学《父母规》、育成功子——传承孟母文化、百校万名家长教育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协会”,连续3年实施了“父母规学堂”家教百日工程。在此基础上,2021年,召开了“儒润邹城”家庭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推进会议,培训了100名家教讲师,在56个社区、村庄和学校开展了家教“三进”试点,计划2022年全面推开。与此同时,7月份组织了传承“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回报告团,在城市和农村巡回报告15场次。连续13年开展资助困难大学新生工作,共资助困难大学新生3604人,累计发放救助金达1200余万元。目前,全市共充实调整各级关工委组织1266个,新进、配备领导班子成员4835人,创建五好关工委536个,市、镇两级五老志愿者协会会员达到5300余人。

2022年,邹城市将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仁爱思想、道德素养。计划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学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活动。用好编发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组织好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竞赛活动。组织老司法、老公安、老检察,分别建立五老法治宣讲队,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化家庭教育,提升家教指导水平。重点推进儒润邹城·家风家教“三进”教育活动。

微山县

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1年以来,微山县关工委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关工委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活动常态化开展。去年3月份,结合第58个“学习雷锋纪念日”,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郝隆同志介绍了学雷锋的优秀事迹;4月份,联合县教体局、县融媒体中心对前期开展的“中国梦 爱国情 家乡美”主题诗文朗诵比赛活动进行总结,共上报作品83件;5月份,确定在全县关工委系统开展党史宣讲教育等五项活动,联合县文明办、县教体局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启动了第一批“微山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推荐申报工作,经实地考察,认真评选出19个教育基地并挂牌。目前,红色教育活动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县各基层关工委全面铺开。

联合县政法各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检察开放日、“开学第一课”、青少年学生模拟法庭等各类普法活动,先后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三十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2万余人次。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讲座20余场次。利用“唤醒教育”微信群开展家教知识宣讲10余次,向全县家长和学生普及了家庭教育知识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充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2名,目前达到了32人,为开展好宣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筹建了“唤醒—家庭教育读书会”,为学生家长提供了探讨家庭教育的平台。心理咨询室一年来开展个案咨询400多人次,累积已达到3680余人次。

党建带关建深入开展。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基层关工委组织网络覆盖更加广泛。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深化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鱼台县

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2021年以来,鱼台县关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同心永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中国梦、爱国情、家乡美”主题诗文朗诵比赛、“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活动。联合县委宣传部文明办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学习宣传活动。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逐级推选好少年典型,通过挖掘培育一批青少年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引导全县广大青少年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全县广大青少年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1500余次。协助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编撰了《党领导下的百年鱼台》;联合县委党校、团县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了“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支持各级镇街中心校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稻改精神”活动。

新的一年,鱼台县关工委坚持以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为重点,着力加强青少年关爱保护。深入推进五老关爱行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注重从解决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等困境青少年的实际困难入手,将帮扶内容从物质关爱延伸到精神关爱,通过结对帮扶、项目帮扶、阵地帮扶等方式,为困境青少年提供更有质量的关爱救助,继续协助团委组织建设好“希望小屋”活动,促进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张体儒  本报通讯员  李信

2022-01-28 ——我市各县市区关工委工作综述(上)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1890.html 1 发挥五老优势 照亮青春梦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