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6日
第03版:

政德大家谈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主办

壬寅虎年说政德

■张梧

中国农历的虎年新春马上就要到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虎为喻,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形势变化结合起来,为全人类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留心的是,中华文化不乏与虎相关的格言警句,蕴含着党员干部提升政德修养的丰富意涵。

壬寅虎年,党员干部应当保持“虎虎有生气”的奋斗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预示着生机和活力。大到一个政党,小到党员个体,都应保持虎虎生威的青春活力,昂扬猛虎下山的奋斗精神。一旦缺失“嗷嗷叫”的老虎精神,就会萎靡不振。习总书记反复告诫,“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最终人亡政息!”党员干部应当以虎虎生风的奋斗姿态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路。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壬寅虎年,党员干部应当高扬“敢向虎山行”的斗争精神。中国文化不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言壮语,党的历史也有毛泽东主席“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谈笑风生,孔孟之乡传颂着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齐鲁大地也流传着“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这便是中国人不畏强权、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只有依靠斗争,才能赢得历史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打虎上山的勇气,发扬敢于亮剑的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壬寅虎年,党员干部应当激发“大人能虎变”的革命精神。在《易经·革卦》中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所谓“大人虎变”,就是指顺天应人而革新创制。只有不断的变革进取,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像虎皮花纹那样斑斓多彩。无论是“大人虎变”,还是“君子豹变”,都与“小人革面”相对。小人既无远大志向,也无内在觉悟,只是时代变革的墙头草、浮于表面的变色龙。他们身段柔软、表情丰富,在迎合奉承中低眉顺眼,在投机取巧中顾盼生姿。他们做足了表面功夫,却唯独没有触及灵魂深处。与小人相对,大人君子不仅革面,更要洗心,直面真实自我,擒拿心中之贼。这便是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精神。习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党性修养是终身课题,自我革命是永无止境。现在,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党员干部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懈怠情绪,恰恰相反,应当永葆自我革命精神,铸牢内心廉政防线,把消极被动的“不敢腐”提升到自觉主动的“不愿腐”。

虎年踏春来,借虎说政德。壬寅虎年是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更是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值此时刻,党员干部不妨从传统文化中与虎相关的格言警句中汲取提升政德的文化滋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尼山学者)

2022-01-2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1722.html 1 政德大家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