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
第03版:

勇扛重担 作出发改新贡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亚栋

围绕落实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发改委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抓政策、抓投资,切实稳住经济大盘。稳住经济运行,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上级政策,一手抓投资需求。抓好政策落地落实。对省出台的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逐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科室、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按月调度评价对上争取和落实情况,每月向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每批政策出台后及时组织召开宣讲视频会,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把政策红利最大限度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全力扩大投资需求。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总量居全省第4位。扭住省“七网”建设不松手,主动会同相关责任部门逐一研究细化年度实施方案,拉出项目清单,具化建设任务和时间节点,集中优质要素资源,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达效。在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上,推进济商高速(济宁段)、济宁机场至郓城高速省级立项进程,推动微山三线船闸、济宁以北梁济运河航道提升等工程建设。在新型基础设施网建设上,加快推动63个新基建重大项目,发展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抓激励、抓约束,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牵头成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由专班牵头,3月底前研究制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一方面抓激励。3月底前制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拿出一系列有含金量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抓约束。制定“5+1”县域经济评价办法,“5”即5个正向评价指标:围绕GDP、财政收入、投资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和新开工项目,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既考总量、又考增速,侧重考增速,客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实效;“1”即1个逆向评价指标:把信访稳定作为逆向扣分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推动县市区以稳定促发展。

抓淘汰、抓培育,助力新动能加速成长。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低效动能。紧盯产能压减淘汰任务目标,确保9处采深超千米工作面的煤炭产能全部退出,关停燃煤装机容量93万千瓦;对8个行业124个“两高”项目跟踪监管,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坚决遏制新上“两高”项目。二是补齐短板激发新动能。(1)现代物流。加快龙拱港和淄海两条铁路专用线前期手续办理,建设梁山港10万标箱码头及铁路专用线、济州港后方堆场等,争取开通济宁至上海、重庆、宿迁等内河集装箱定班航线。(2)养老托育。编制“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组建托育集团,开展好家政服务“领跑者”行动。(3)新型城镇化。研究提出智慧、绿色、均衡、双向“四化”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每季度筛选30个左右的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争取省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支持。三是强化产业研究。新旧动能转换既要“有中出新”,更要“无中生有”,必须提前布局创新的种子。什么样的种子能够在济宁落地生根,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将组建产业研究专班,积极借助智库力量,找准我市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方向,着力在细分领域中搭建全要素产业平台,有针对性地引进导入种子企业,培育未来产业火种。

2022-01-21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亚栋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1245.html 1 勇扛重担 作出发改新贡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