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继峰)济宁城投控股集团始终坚持红色党建引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聚焦“双碳”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部署,大力实施“基建+产业”双轮驱动,全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构建起济宁城投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党建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用百年党史经验指导发展。济宁城投党委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视察山东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精心打造“五大课堂”,开展学习活动200余次、现场教育20余次,各类宣讲、竞赛近40次。与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分别打造济宁市党支部组织生活示范馆和济宁市国企廉德教育展厅,设立城投党校作为市委党校教育基地,建立工地党建展厅,创建城投大讲堂,开展“职工上讲台”“我来讲党课”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城投特色党建助推发展。创建“党旗耀城投,党建促城建”党建品牌,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模式,成立7个项目联合临时党支部,把党建廉建写入工程施工合同,成功入选“山东优秀党建品牌孵化工程”、荣获“全市十佳组织工作创新奖”。推广“支部建在项目上”经验,实施“支部建在海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建在商业链上”新模式,把海外企业、商业圈、产业链企业纳入党组织管理,探索国企党员教育分类管理,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抢抓投资机遇
为高质量发展找准着力点
更加注重产业投资。围绕济宁市“231”产业集群,寻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成长性的优质投资标的,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与江阴市恒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2021年9月完成定向增发,定增价格为19.88元每股,定增后持有恒润股份27.33%股权,成为恒润股份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2020年底完成如意科技集团持有的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厂50%股权的收购工作,2021年全年累计完成发电量75.40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6.34亿元,利润7.38亿元。
更加注重文旅康养。联合无锡灵山文旅集团将曲阜尼山圣地·鲁源小镇项目打造成为全球最有孔子文化魅力的文化旅游小镇。项目规划用地1002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7亿元,目前正在深化设计。
更加注重资产运营。经过多年发展,济宁城投已经由单一的城市建设方,成为城市综合运营商,由高质量建设转为高质量运营。建成智慧停车场项目10座,共有停车泊位1360个,2021年累计使用人数达到90万人次。基本建成城投星城广场、城投首座、天绘商业街以及文化产业园商业综合体,引进洲际智选假日酒店、全季酒店、龙贵超市、美景集团等知名商家入驻,并购完成济宁本土门店最多、规模最大、本土品牌效应最强的爱客多商超,城投创联三维公司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3D打印中心。
牢记使命担当
为高质量发展刻上惠民烙印
把重点民生项目作为工作着力点。2021年济宁城投共承担新机场、曲师大校区扩建、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12个,总投资约 350亿元(不含鲁南高铁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39.13亿元。其中,文化中心荣获“鲁班奖”,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全市十佳产业项目”,项目专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勇于创新先进集体”;尼山讲堂被评为“全市五佳基础设施、民生项目”;新机场、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被授予市挂图作战星标项目首季“羚羊奖”和季度“流动红旗”,新机场和G327改建工程专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攻坚克难先进集体”;鲁南高铁于2021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结束济宁主城区不通高铁的历史。
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落脚点。与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下派办等4部门联合开展大型红色经典剧目《江姐》、“济宁市首届‘第一书记杯’书画摄影作品展”“幸福食堂”“圆梦微心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公益岗”等公益活动,组织利用爱客多超市95家门店和“小爱优选”品牌进行线上线下“双线”销售英吉沙县特色馕产品,切实履行国企担当。
推进国企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扎实推进“混改”。与中企云链、杭州云链合资成立济宁城投云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9月10日,济宁城投云链首笔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T+0”成功落地;10月29日,首单“城投云信贷”在“城投云链平台”成功落地,济宁城投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在完成并购A股上市公司恒润股份的基础上,把握风电行业发展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工作力度。城投意特物业公司与山东宏图置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济宁恒心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进一步激发了“国企资源+民企机制”优势。
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按照上级关于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制定了《权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办法》《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管理办法》等17项制度,构建了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总纲、全流程闭环管理为核心的“1+17”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