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7日
第02版:

风清气正迎新年 移风易俗进万家

■本报记者 鲍童

本报通讯员 陈曙光 韩东琳

伴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往年大家过年的方式就是聚会办酒席、打麻将,但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低碳过节、健康过节、过“文化年”等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里,曲阜三孔景区的万仞宫墙前喜庆异常。“新年第一天,带孩子来孔府祈福,讨个好彩头,感觉特别激动,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安泰!”家住曲阜的李红伟,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迎接新年到来。当天正值2022年“孔府过大年,福运中国年”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活动的启动也为“文化春节”拉开了序幕。据悉,本届“孔府过大年,福运中国年”活动自元旦延续至元宵节,通过孔府年节文化氛围的打造,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为市民游客奉上一道中国年“福”文化大餐。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新式过年”的方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曲阜市的各个村居,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大家迎接新年的方式也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前一到冬天就想‘猫冬’,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愿出来,到处冷冷清清。今天我们扫完房前扫屋后,别看现在天气冷,人一活动起来,浑身都是‘热乎劲儿’。新的一年,咱也得有个新气象。”防山镇钱家村的颜廷华说道。

近年来,曲阜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新时代移风易俗新需求、新趋势,植根儒家文化沃土,坚持改革提质增效,扎实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举办深化新农村、新生活培训100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开展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送温暖 献爱心”活动1500余场次;举办婚姻文化、家风家教讲座50余场次。将传统文化“两创”融入移风易俗工作,创新开展“孝德礼葬”活动,制定7项礼葬流程,对殡、葬、祭各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倡树文明新风。

讲党课、听政策、办运动会、慰问老人、写春联……新年新风尚在曲阜已蔚然成风,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活动中,孝老爱幼、礼让谦和的良好氛围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焕发新机,“移风易俗”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走进千家万户。

2022-01-0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9575.html 1 风清气正迎新年 移风易俗进万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