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允 通讯员 庄子帆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赋能中国企业海外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21日,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召开了职业教育“走出去”工作推进会。会上,举行了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成立仪式,委员会在教育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山东省教育厅、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将推动 47 所高职院校与 10 家中资企业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的 9 个产能合作国建立 15 所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校区 , 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服务。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培养高技能本土人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的迫切需求。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促进山东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能力,山东省教育厅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开展战略合作,成立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
委员会由山东省 47 家职业院校组成,在山东省教育厅和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推进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主任委员单位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主任委员单位12 个,委员单位 33 个,秘书处设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委员会秘书处的主要职责为,执行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负责委员会成员大会会议的筹备和召开;起草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和对接委员会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其它机构的项目合作等等。
据悉,山东省教育厅和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将组织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47家职业院校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中央企业、地方特大型企业在蒙古国、缅甸联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金)、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几内亚共和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老挝9个国家建设15个校区。中国系列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将服务3万余名企业海外本土员工,覆盖80多万厂矿社区居民。
15 所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校区将为 2 万名本土员工和当地居民提供“中文+技能”培训;逐步构建以“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来华留学、汉语推广,远程教育”为基础的“五位一体”海外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国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推动中国技术标准、教学标准融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运营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媒体,打造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品牌。
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积极践行“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国际化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资队伍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海外办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与70所海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近300人,建有澳大利亚和泰国分校,分别与春武里技术学院、科米卡矿业简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中文工坊”和“刚果金科米卡矿业简易股份有限公司中文工坊”。2016年发起举办了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活动,先后吸引了来自德国、俄罗斯、泰国等65个国家1150余名外国院校代表及国际学生参加。学院现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院校、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国际教育基地,入选“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