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6日
第02版: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暖心工程,又是一项发展工程。针对全市城镇老旧小区“老、破、小”等问题,政协委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提出10余件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深刻剖析了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市住建局加强与委员的沟通交流,认真吸取意见建议,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力改善提升了群众居住环境。

汇聚智慧,缓解筹资难题。认真落实“先沟通后办理”“先沟通后答复”的要求,集思广益,推动难点问题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需求量大,委员提出“创新举措,多元融资”建议。市住建局认真倾听委员意见,多次与相关委员、建设方、群众代表、专家人士交流沟通,共商思路办法,通过加大对上奖补资金争取力度、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打包闲置用房等措施,盘活存量资源,共撬动社会资本1.17亿元,引导居民出资800余万元,为老旧小区改造融资打开了新路径。2021年8月19日,山东新闻联播播出《引入多元资本 提速老旧小区改造》,报道了济宁创新做法。

牵头组织,突破充电困局。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普遍缺少电动车充电桩,许多居民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车停放、充电不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等问题,电动车火灾事故呈多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针对委员提出的《关于消除城区老旧小区安全隐患的建议》《关于加强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的建议》,市住建局及时通报飞线整治、规划建设充电设施情况,认真吸纳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的建议,会同应急管理、消防、通讯、电力等部门深入摸排,联合治理,及时消除了老旧小区安全隐患。

满足需求,提升改造品质。委员们围绕居民要求难满足、城市规划不匹配等问题,提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提高群众居住幸福指数》等提案,市住建局将建议融入具体工作,认真落实市政府、县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居民五级联动要求,积极构建“五方共治”工作格局,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问需于民、让群众“点菜”,确保改造效果贴近群众“口味”。为促进老旧小区有效融入城市更新,将改造工作与建设海绵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有机结合,先策划后规划,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小区实行“一区一策”,加强后续长效管理,有效丰富了城市肌理内涵。邹城市安康小区、任城区科技西巷片区等小区成功改造成和谐社区、活力社区、休闲街区。任城区核桃园小区等改造为适宜老年人、学生家庭宜居社区,有效满足了群众需求。2021年,《人民日报》刊发《老旧小区改造为社区养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济宁创新小区改造、满足群体需求点赞。

2022-01-0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9464.html 1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