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第05版:

驻村“救火”记

■本报记者 武旭

“救火啊!救火啊!煤气罐着火啦!”12月26日上午10点多,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邹城市唐村镇后唐村的宁静,也惊动了正在伏案书写“十九届六中全全精神”党课讲稿的吕士伟。“当天上午9点,我和工作组的同事许福生、王宪考刚到后唐村安置社区检查建设情况,从工地回来没多久,我们正在准备党课的课件,就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呼救声。”冬季天气干燥,一旦火势不能及时控制,造成的后果难以设想,作为邹城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后唐村工作组的成员,3个人几乎是同时冲到了门外,向人声嘈杂的起火点跑去。

原来是住在村委大院西南角的83岁老人潘兴强在简易饭棚做饭时,煤气罐忽然起火了,火苗正呼呼地往外窜。

消防队赶到还需要一段时间,村民们站在远处,谁也不敢往前凑。潘兴强老人临时搭的饭棚里有旧门窗等易燃物,一旦引燃势必蔓延到屋里,并且右边两米开外就是村里的变电室,如果煤气罐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眼看情况危急,王宪考从私家车里拿来了灭火器,正要上前灭火,却被吕士伟拦住:“老王,我去灭火。”说完这句活,吕士伟就提起灭火器冲到了正在燃烧的煤气罐前,对准火舌开始喷射。但煤气罐的火势太大,灭火器很快用完,煤气罐的火苗还在往外蹿。

见灭火器作用不大,吕士伟赶紧对站在不远处的后唐村村支部委员孔凡叶喊起来:“快去找个棉被,用水浇湿,盖到煤气罐上。”棉被很快送来,但院里的水管被冻上接不出水来,许福生和王宪考赶紧上前,跑到院子外的净化饮水站里用容器盛来凉水,将被子打湿。“孔凡叶主动要求和我一起灭火,我们一起用棉被把煤气罐盖上,但是棉被没有湿透,反而被引燃了。”吕士伟说,幸好这时其他村民已经提来了水,大家一起往被子上浇水,终于让煤气罐“哑了火”。

可就在大家长出一口气时,吕士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火灭了,但煤气罐的阀门还开着,煤气还在泄露,危险并没有解除。吕士伟让村民找来手套,掀开已粘在煤气罐上的被子,泄露的煤气罐正发出“嘶嘶”的响声,阀门旋钮已经被烘烤的有些变形,隔着手套,吕士伟依然能感觉到手上传来的灼热温度。来不及细想,他赶紧用力地关紧阀门,止住了向外喷射的煤气。

险情终于排除,大家一边帮潘兴强收拾“残局”,一边询问他到底咋回事:“昨天有来卖煤气的,刚灌满一整罐气。可能是没给接好煤气管,今天刚打着火准备做饭,就着火了。”

听到老人这样说,吕士伟赶紧说:“千万不要在这个地方存放、使用煤气罐了。”又仔细交代了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老王,看来咱们得加强村里的用气用火安全教育了。”“行,咱定个计划,马上就实施。”回到屋里,3个人一起商量:要尽快和村干部一起再次入户排查安全隐患,并在大喇叭上再多宣传几遍,务必确保群众安全,不出任何事故。

2021-12-3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8924.html 1 驻村“救火”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