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 赵欣)为加强驻村第一书记规范管理,兖州区以“三强三促”为抓手,不断提升第一书记的能力、作风和思想建设,确保第一书记深入基层、全面锻炼、增长才干。
强作风,促第一书记“沉下身”。制定完善了《兖州区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细化驻村第一书记考勤请假、请示报告等制度,严明工作纪律,确保管在平时,抓在经常。实行“日报告、月点评、季观摩”等制度,每日公示区派第一书记工作动态和工作计划;每月不定期对下派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线上抽查和实地督导,第一时间通报督导检查结果;每季度召开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观摩会,强化沟通交流,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是第一书记”主题党日暨集体观影活动,激励各级下派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立足岗位务实创新。通过作风建设,督促第一书记将主要工作精力放到驻村帮扶上来。
强保障,促第一书记“待得住”。落实驻村期间工作补贴发放,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基本保障,为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持续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每年集中对驻村第一书记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素质。在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第一书记宣传专栏,及时展示取得的工作实绩,提升第一书记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觉性。注重精神激励,建立“三谈三听”机制,定期组织座谈交流、谈心谈话,对年度考核中工作进展慢的下派干部进行“约谈”,对出现苗头性问题的下派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成绩显著、承担急难险重工作的下派干部进行“暖心谈话”,让第一书记充分感受党和组织的关怀。
强“帮带”,促第一书记“干得好”。探索建立“一帮一”模式,由所在镇(街)班子成员和农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第一书记结对,帮助第一书记尽快转变角色、熟悉环境、融入农村。实行片区化管理,成立了4个下派片区工作队,各片区工作队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第一书记靠在一线的优势,把抓党建贯穿驻村工作始终,带头落实“2612”行动要求,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大任务,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组织第一书记编制了村情报告、两年工作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推动驻村第一书记找准职责定位,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