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第04版:

墨旅文心:品牌雅集倾情对话孔孟之乡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冬至时节,太白湖蓝天碧水之间,涌起翰墨芬芳与春的暖流。

12月18日,由济宁市文联、济宁市美术馆、慕鸿书社联合主办的“墨旅文心”全国书法名家走进孔孟之乡暨慕鸿书社第十七届年展在济宁市美术馆开展。

慕鸿书社社长杨明臣与会员张纬东、上官超英、周黎平、劳光平、王道雨、杨俊梅、刘京闻、刘晖、侯向阳、樊子阳、董伟国等出席了上午的开幕仪式,书画家和各界嘉宾、艺术爱好者约200人也来到现场参加活动。

慕鸿书社,是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首届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硕士研究生班”部分优秀学员,因仰慕徐悲鸿大师之德艺,结成的书法社团组织。

书社秉承不慕荣利,不为显达,以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勉力传承中华民族艺术,做中华文化传薪者为己任,积极开展书法理论研讨、创作交流和学术争鸣。书社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大型雅集(展览),到本次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书法社团。

展出期间,《文化周末》记者来到展览现场。在第一展厅杨明臣为展览所作的序中了解到,今年是慕鸿书社成立17周年。此展之前,慕鸿书社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书法展,今年的“墨旅文心”第十七届年展,有幸于孔孟故里、儒家文化发祥圣地济宁举办,旨在瞻仰圣跡、感会先贤。

记者发现,莅临本次展会的书法名家,均对济宁文化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与解读。在杨明臣社长的序中可以读到,“济宁历史文化悠久而浑厚,集东夷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等为一炉。因此,今年的‘墨旅文心’展览,其更深刻的意义,是使每位社员得到一次更直接、更真切的多元文化的熏陶与沾溉,从而笃艺旅而壮文心”。

杨明臣谈到,济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黄帝、少昊氏就诞生于此,2560年前孔子出生在曲阜尼山,历代先贤诸如孟子、颜子、曾子、张良等概于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印记,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六朝碑刻之遗留,更能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济宁现存汉画像石多达千余件,素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称;曲阜孔庙内的汉碑馆,是全国现存汉碑碑刻最多之圣地。《乙瑛碑》《礼器碑》等俱为汉隶优秀之碑刻;济宁北郊汉任城王墓刻782石,共4000余字,乃为天下之刻奇。邹城四山摩崖、汶上水牛山刻经,字迹硕大,亦隶兼楷,气势雄沉,古厚朴茂,堪称巨制,为唐代书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等书风的形成,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和艺术支撑。这些,都为慕鸿书社的艺术之旅提供了深厚的艺术滋养。

17年来,慕鸿书社以提高书艺为目的,弘扬悲鸿之精神,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有凝聚力的书法艺术团体。慕鸿书社成立17年之际,35位社员共同走进济宁,谒拜圣人,慕仰先贤,藉以行稳致远。

据了解,慕鸿书社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重庆、安徽、内蒙、甘肃、山东、浙江、成都等地成功举办了16次展览和研讨活动,本次在济宁美术馆举办第十七届年展,是一次新的展示、学习、交流、淬炼与取经。

此次展览,徐庆平、周志高、郑晓华等众多导师名家毫不吝啬笔墨,大作新作应有尽有,给济宁市民尤其书法爱好者献上了文化大餐。

展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名家引来观众与各界市民的关注。

徐庆平,是国画大师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1年赴欧洲研究美术,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也是中国获取留法艺术史专业博士第一人,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官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西方艺术史》《现代绘画词典》《光荣属于希腊》等。

周志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1977年创办上海《书法》杂志並任执行主编,先后策划并参与主办全国五个第一即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首届书法篆刻全国展、首届书法全国理论研讨会、首届全国篆刻大赛、首届全国中青年“书苑撷英”大赛等重大活动,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2003年任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曾为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书坛纪事(中国书法六十年大事记)》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杂志特约编委,《书法》杂志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国家人社部中国人才研讨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兼书各体,尤精行草。作品参加一至十一届国展,及数十次海内外重大书展,被海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多次出访、办展于港澳台地区及亚欧美澳洲十数国。

郑晓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5年至199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教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等,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著有《艺术概论》《大师——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书谱》《翰逸神飞——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古典书学浅探》《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等著作,在以色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

慕鸿书社社长杨明臣及众多社员的作品,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呼过瘾,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慕鸿书社的精气神深入人心。

原济宁市文联主席王道雨,是本次展览的联系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共展出慕鸿书社35名社员和10名特邀嘉宾精品力作185幅,是一次名人、名作走进济宁的书法艺术盛宴,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书法文化交流,满足济宁市民文化需求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济宁市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儒学经典创作、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孔孟之乡汉碑行等特色文化品牌,用新颖的艺术语言,描绘着济宁故事的新篇章。通过引入高端展览,搭建名家名作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了更高端的文化发展体验。

2021-12-26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8588.html 1 墨旅文心:品牌雅集倾情对话孔孟之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