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第03版:

加快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12月20日 《人民日报》 刘超

背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这为我国体系化建设国家植物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观点摘要:体系化建设国家植物园是优化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植物园是一个国家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分带最清晰、立体生态系统最完整、功能区划最完备的植物园,是衡量一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植物园”升级到“国家植物园”,不仅是名称的变更和面积的拓展,更在于从物种、遗传和生态环境等维度保护和彰显植物多样性。这一改变,必将带来植物物种收集与保存理念、规划配置、管理体制的全面变革。

启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我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任务、新课题。完善体制机制,为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提供法治保障,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必将迈上新台阶,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12月17日 《光明日报》 评论员文章

背景: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话立意深远、高屋建瓴,为新时代新征程下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观点摘要: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风气。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特征。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关键在于贴近人民的时代需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才能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华峰 辑录)

2021-12-22 12月20日 《人民日报》 刘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7971.html 1 加快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