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宋峥)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广告监管,使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老年人安全感、信任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青少年学习、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结合我市实际,市市场监管局从4月至11月,在全市组织开展“护苗助老”违法广告清理整治行动。
整治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事关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切身利益的医疗服务、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广告乱象,坚持“小切口、大实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广告市场环境持续净化。重点打击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虚假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行为。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作推荐、证明的教育培训广告以及假扮医生、专家、教授、学者,误导老年人、青少年的所谓“神医”“名师”广告。从严查处含有“软色情”内容的教育培训广告。坚决整治医疗美容领域广告宣传乱象,依法严肃查处未经医疗广告审批发布广告、夸大效果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医疗美容虚假违法广告。
制定行动方案。要求各县(市、区)深入梳理相关线索,高度重视媒体曝光案件涉及的关联线索,加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全链条监管。注重将整治行动与2021民生领域案件査办“铁拳”行动、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结合起来,加强统筹调度,集中力量突破重点案件,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执法效果。紧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突出重点领域。将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虚假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行为和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作推荐、证明的教育培训广告以及假扮医生、专家、教授、学者,误导老年人、青少年的所谓“神医”“名师”广告、虚假医疗美容领域广告宣传乱象作为整治重点。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发现上述违法广告,立即移交市执法支队或广告主所在地市场监管局,调查处理广告主,倒逼广告主主动要求媒体停止发布其违法广告。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广告媒体自律意识,督促广告发布媒体履行审查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律,落实主体责任,灵活运用建议、劝告、约谈等多种方式,加大广告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发挥自治自律作用,鼓励经营者主动开展自查整改,引导经营者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提升监管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与宣传、网信、卫生健康、教育等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执法联动机制,形成整治工作合力,共同加强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互联网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等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共监测“护苗助老”广告35616条次,指导约谈157次,查处案件38件,罚没款共30.0357万元。经过前段时间的整治,我市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基本杜绝上述违法广告,户外广告、互联网广告领域违法广告数量也明显减少,“护苗助老”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