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文利 通讯员 李凯歌)近年来,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打破过去管控模式不够明确、发展模式较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较为粗放等发展桎梏,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围绕“激发活力动力、优化资源配置”核心理念,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以制度建设为纲领,改革的系统性显著增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深化改革必须自上而下、通盘研究、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山东公用坚持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一手抓好改革行动,一手抓好制度建设。为打赢深化改革攻坚战、决胜战,山东公用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对所属全级次企业进行全覆盖、穿透式调研,与各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沟通交流,摸清摸透企业情况和家底。经过充分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压缩管理层级暨股权划转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顶层方案设计,形成了以实施方案为统领、以若干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为全面深化改革谋篇布局,立梁架柱,明晰路径,提供遵循,有力保证了深化改革有方向、有目标、有遵循。
以布局调整为重点,企业的整体功能显著增强。随着公用产业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山东公用出现了管理层级过多、管理效能低下、集团管控能力不足的难题。山东公用直面体制机制痼疾,运用新的市场机制和运营方式,优化调整权属企业布局,推动业务同质化权属企业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高效化重组整合,创新组建了水务、热电、环保、建工等八个二级集团,形成了主业突出、集约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平台化的二级产业集团。二级集团作为山东公用的经营监控中心,对三级权属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各自板块内权属企业的经营发展,并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开展更大规模的公用产业整合。山东公用还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抢抓战略机遇,组建环境卫生、城市更新、交通路桥、水利水电等功能性公司,设立经发集团、物资集团、信息科技和装配式建筑、引黄西线等专业化公司,培育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打造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以机制改革为抓手,企业的活力动力显著增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山东公用将企业系统变革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考量、统一部署、一体推进,抓深抓实“规定动作”,自我加压、主动变革,做优“自选动作”,打出了深化系统改革的 “组合拳”,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截至目前,山东公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已经完成70%以上,全面完成了权属企业公司制改制, 30户权属公司全部建立董事会,并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实现董事会规范运作。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积极推进权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扎实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开展机构、岗位、人员“三大瘦身行动”和总部机构改革,突出总部“引领发展、价值创造、管理监督、服务保障”职能,着力建设政治能力强、战略统领力强、统筹组织力强、资源配置力强、风险防控力强的“五强”总部, 全面提升公司总部驾驭全局、科学谋划、防范风险、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企业的党建水平显著增强。山东公用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上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圆满完成“党建入章”“党委研究前置”“改革中党的机构及人员配备同步到位”等重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注重为民惠民,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向小富即安、因循守旧、推诿扯皮宣战,弘扬“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推动企业积极创造干事文化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山东公用特有的“干就干精品、做就做一流、争就争排头”的“干事文化”。山东公用党委以高度政治使命感扛起责任担当,着力推进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国企党建体系化构建,提出了“一个结合、三个合力、五个融入”的党建工作思路,创建了“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形成了党建工作融入决策、经营、文化、服务、创新5个融入目标的“1335”党建体系,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企业创新改革发展保驾护航。